新春走基层| 团结村昂首向外兴产业
摘要: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家乡。
团结村局部。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吴承坤摄
“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说,团结村要把大发渠的天然纯净水开发成商品水,销往外界,造福全体村民,造福子孙后代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吴承坤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家乡。2023年1月28日,新春之际,记者驱车来到团结村采访,与黄大发老支书,团结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共话农村产业发展。黄大发展望的新年希望是,将大发渠的天然纯净水生产成商品水,销向外界,以造福全体村民,造福子孙后代。团结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负责人新年的展望还有,希望本地有机红粮(高粱)得到贵州茅台集团的支持,实现订单式种植生产。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黄大发。吴承坤供图
团结村大发渠一段。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吴承坤摄
产业兴旺群众有奔头
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地域面积46.2平方公里,由团结、民主(草王坝)、胜利、健康、富强等五个片区共39个村民组组成,总人口1604户4945人。草王坝(村)是其中的一个自然村。
曾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村)大队长、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的黄大发,自20世纪60年代起,带领当地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到1995年历时30余年,硬是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长,横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村长期缺水的历史。
自2017年起,黄大发先后获得各级组织授予的各种荣誉。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黄大发“时代楷模”称号;5月,中共贵州省委授予黄大发“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月,获得“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11月,荣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诚实守信类)。
2018年3月,当选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2019年9月,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
黄大发的英雄事迹形成了“政治坚定,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黄大发精神”。
团结村曾经是贵州省省级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2%,“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的现状延续了几代人。到1995年,大发渠的建成才基本上解决了祖祖辈辈困扰团结村人的吃饭难题,但是群众增收仍然缓慢艰难。
从2018年起,团结村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团结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基础、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使团结村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现代产业初具雏形,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村,全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2年,团结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带领群众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紧紧围绕群众新期盼,持续推进村级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团结村地处遵义市大娄山山脉腹地,海拔580米—1725米,平均海拔1157米,海拔导致温度等条件反差巨大。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精准选择和布局村级产业,经过反复论证并充分征求干部群众意见,按海拔高度和地形特点将全村8000多亩耕地划分为“三块地”。即是1300米以上主要发展方竹笋、养蜂产业。800米—1300米主要种植中药材、玉米、高粱、养殖生猪、肉牛等种养结合的生态畜牧业。800米以下主要发展精品水稻、经果林、蔬菜等产业。
目前,全村已发展发展方竹笋3160亩,方竹笋产业覆盖9个村民组、312户1116人、解决就业1110人。脆红李3000亩、柚子400亩、红粱(高粱)1400亩,红粱(高粱)种植覆盖5个村民组、186户540人、解决就业50人。辣椒1100亩,辣椒产业覆盖2个村民组、86户148人、解决就业12人。水稻110亩;养殖生猪1200头、肉牛500头、中华蜂200余箱,采蜜3万斤左右,在家群众都做到了宜种尽种,宜栽尽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团结村的农产品都依托遵义和仁怀这两个大的城市市场种植和养殖,由于产品品质好,适销对路,保证了群众的收入。
据统计,团结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3900元增加到去年的13725元。2022年集体经济达到20万元以上。
曾经的穷山村如今嬗变为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小康村。如今的团结村,大家团结一心加油干,大步踏进了小康村;产业兴旺有盼头,群众幸福生活有奔头。
如方竹笋产业的发展就赢得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方竹笋产业号称“笋中之王”,适合14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且经济效益可观。
2019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1800亩方竹笋种植项目落地团结村。方竹笋种植收工最后一天,团结村沙厂组群众自发组织,抬着锦旗,放着鞭炮,欢天喜地的来到村委会驻地,庆祝方竹笋项目落户该组太阴山。村民组长沈仕高说:“我们这里以前全是荒山,种上方竹,有了产业,以后就有了希望。”
面向市场发展新产业
2022年12月15日,过境团结村的仁遵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位于团结村附近的大发渠特大桥上举行。随着“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大发老支书洪亮的“我宣布,仁遵高速现在通车!”声落,仁遵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运行。
据了解,仁遵高速公路全长52.45公里,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中沪蓉高速G42的联络线G4215成都至遵义联络线的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加密规划)》基础网联络线。
仁遵高速公路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起自仁怀市苍龙,设枢纽互通与仁赤高速公路交叉,向东南经仁怀市苍龙、播州区平正、汇川区松林,以及红花岗区金鼎山、巷口,止于忠庄桃溪互通,与兰海高速T型交叉。
仁遵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得团结村到遵义市区的车程从2个小时缩短到20分钟,到仁怀市区的车程也仅有10分钟。
仁遵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得包括团结村在内的芝麻镇、松林镇、喜头镇、坛厂镇、苟坝镇、华茂镇等乡镇的30余万群众,都能享受到便利的交通。
仁遵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新的机遇。
特别是,位于团结村草王坝自然村附近的“大发渠特大桥”、“大发渠落地互通立交工程”、“大发渠出口入口”的建成通车和投入使用,给团结村乡村振兴、村级产业发展带来最直接的巨大推动。
面对仁遵高速通车后,团结村迎来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机遇。团结村村党总支、村民委员会作了积极的思考和打算。
团结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王朝海告诉记者,团结村将依托交通区位优势,乘势而上,践行初心使命,以“时代楷模黄大发,红色天渠草王坝,生态原乡团结村”为总体定位。以“大发精神”为文化高地、以大发渠文化旅游为主导牵引产业,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产业,着力发展旅游产业,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典范。让村里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逐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真正将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让外面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人走进来,让团结村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去,让全村群众增收更有门路,致富更有奔头。
团结村名誉支书黄大发告诉记者,团结村今年将重点启动和通过对外招商引资的形式,来建设大发渠天然纯净水规模化商品水生产项目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发渠的渠水引自离团结村10公里左右远的莽莽大山中的螺丝水溪沟。渠水水源区域森林密闭,环境优美,渠水清澈干净,无任何污染,是天然的纯净水。这一带的地质为沙地地质,沙地地质具有天然的过虑功能,渠水会得到一次初级的天然过滤。经有关专业机构检测,大发渠渠水水质优良。而且,由于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渠水流量不受季节的影响,除了灌溉农田以外,仍有富余,特别是冬季,还产生了浪费,完全适合和具备规模化商品水生产灌装的资源条件。
黄大发告诉记者,团结村大发渠天然纯净水规模化商品水生产项目预计投资一亿元左右,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对外招商引资和资源入股,目前已与多家前来洽谈的投资商中的一家达成初步意向。
黄大发说,团结村大发渠天然纯净水规模化商品水生产项目建成后,团结村将有一个一定规模的、稳定生产和收入的村级企业,它将真正把绿色水渠变成银渠金渠,造福全村百姓,造福子孙后代。
团结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沈仕毓告诉记者,团结村在新的一年里,除了继续稳产原有的种植、养殖业以外,还将要重点全面扩种红粮(高粱),在原来的已种植1400亩的基础上,扩大种植面积到5000亩左右。
红粮是贵州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原料,以红粮酿造的贵州酱香型白酒,独步世界,久享盛名。红粮酿造的贵州酱香型白酒以其色、香、味和风格展现了我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驰名中外的中国名酒多是以高粱做主料或做辅料酿造而成。
沈仕毓告诉记者,团结村扩大种植面积到5000亩左右所生产的有机红粮正是准备供应给贵州茅台集团的。2022年底,团结村已与贵州茅台集团进行了初步的友好的洽谈,并达成了意向一致。最近团结村将进一步与贵州茅台集团友好协商,力争达成订单式红粮种植的协议。
沈仕毓告诉记者,团结村与贵州茅台集团达成的初步一致意向是,贵州茅台集团对团结村种植生产的有机红粮实行订单式收购,每斤红粮收购价为5.6元,高于市场价1元。如果团结村顺利与贵州茅台集团顺利达成订单式有机红粮种植协议,那么这个协议将覆盖全村农户,家家户户都将扩大种植面积,全村也将有一个稳定的产业收入。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