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期现市场高质量发展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大商所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正式上线
摘要:大商所通过建设仓单登记中心这一数字技术平台,赋能期货监管、实物交割和仓单融通,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将有力促进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提升仓储行业规范化程度和现货市场信用水平;必将有力增强期货市场的定价有效性和交割便利性,提升现货市场交易及融资安全效率;必将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大连“三个中心”发展能级。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12月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正式上线运行。大商所仓单登记中心的上线,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期货交易所与中国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的对接,对于发挥期货市场优势、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商所通过建设仓单登记中心这一数字技术平台,赋能期货监管、实物交割和仓单融通,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将有力促进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提升仓储行业规范化程度和现货市场信用水平;必将有力增强期货市场的定价有效性和交割便利性,提升现货市场交易及融资安全效率;必将有力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大连“三个中心”发展能级。
据悉,近年来,尽管大宗商品市场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在仓单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上还存在短板,仓单虚开、重复质押、一物多卖等问题时有发生。2021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深化期现合作,建设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大商所立足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依托自身特色品种和场内标准化仓单注册登记、管理优势,谋划将相关业务拓展至场外非标仓单领域,聚合各方力量,共同建设集中统一、规范有序、安全高效、共建共享的数字化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促进期现市场连通发展、有机互助、协调监管,以“大商所方案”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启动仪式上,金普新区管委会和市信用中心分别与大商所签署共建大宗商品生态圈、信用增信服务协议。上线首日,大商所仓单登记中心系统运行平稳,已有630余家仓库、900余家产业链企业可以登录使用。目前,仓单登记中心的标准仓单和非标仓单合计210万吨,涉及玉米、铁矿石等16个品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依托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开展4笔仓单质押融资业务,为实体企业发放贷款388万元,相关质权自动向人行统一登记系统进行了登记。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商所仓单登记中心的上线,意味着大商所在深化仓单管理服务方面的诸多探索实现了落地。为全市场提供免费的仓单登记和查询服务,一体化支撑仓单交易和融资业务;与人行统一登记系统连通,实现“仓单+质权”一站式登记;应用仓库数字化监控手段,推动与政府信用数据连接,夯实仓单安全、信用基础。大商所仓单登记中心有效深化了全国性仓单登记体系建设,未来对于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连通、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提升大宗商品行业信用水平、推动市场仓单数字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期待。
下一步,大连市将持续推动大商所仓单登记中心建设,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激发城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共谋发展、共促振兴,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大连市奋力实现“十个新突破”、挺进“万亿GDP城市”和当好新时代东北振兴“跳高队”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