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亩国宝京山桥米喜获丰收 售价比普通稻谷平均高出50%
摘要:桥米因颗粒细长、晶莹剔透,饭香软糯、可口不腻、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洋西早”更是不可多得的米中珍品,在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经常出现“一米难求”的现象。
中国发展网讯 10月26日,湖北省京山市孙桥镇蒋家大堰村村口的“张富桥米加工厂”又在忙着收谷、加工、打包、出售,包装袋上的“桥米”2个字格外醒目,外地来此采购的王先生对米的颜值和品质都非常满意。
业主张富介绍,他们这个加工厂只收售桥米原产地蒋家大堰村和余家沙坡村的优质稻。桥米的生长与它特定的环境和生长条件有关,它是以自留稻种进行繁衍,有产地不扩散的特性,哪怕是相隔一箭之地,也生长不出同样品质的桥米。所以我们并且根据田块、品质、品种等因素不同,深入田间地头查看、甄别,制定多个收购价格,品种“洋西早”稻谷从每斤1.6元到1.85元不等,品种“五三七”更是达到了每斤2.3元到3.5元不等。因受干旱影响,今年出米率比往年稍微低一些,达到38%左右。加工厂已购入优质稻近20万斤,加工成大米后销往武汉周边市县。桥米因颗粒细长、晶莹剔透,饭香软糯、可口不腻、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洋西早”更是不可多得的米中珍品,在历史上曾是朝贡皇帝的御米,经常出现“一米难求”的现象。
桥米的优质,除去产田土壤富含丰富的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因地处丘陵地带,昼夜温差大,灌溉的水源来自山涧的清泉,生长周期长,有着充足的日照条件。 蒋家大堰村5900亩水田,今年栽植“洋西早”2000亩、“五三七”3600亩、“鉴真二号”300亩,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京山国宝桥米公司在该村流转土地600亩,实施订单农业,实行加价收购。村民们生产的优质稻有的卖给国宝桥米,有的卖给加工厂。许多京山本地人外出期间,都是从家乡带米去吃,说是吃惯了桥米,对其他品种的大米吃不习惯,没有种地的人,就到当地买米或网上求购,互相推荐,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因此,原产地村民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他们自己生产、加工打包后,通过各种途径销售、送人、快递到全国各地,不管在哪里都很抢手,桥米不愁销已经是大势所趋。
蒋家大堰村彭丽荣夫妇今年种植了130亩优质稻,出售“五三七”10万斤,“丝苗”和“黄花钻”3万斤,洋西早3000斤,留种子和口粮8000斤,收入18万元,除去7万元的成本,年纯收入11万元。
近年来,在京山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国宝桥米公司”搬迁至孙桥镇,桥米悠久的历史文化,无可厚非的品质,加上系列宣传推广和各项惠民举措的落实,让它逐渐成为“网红米”走向全国。其良好的市场和前景,大大激发了村民种植桥米的热情,从事桥米产业的人越来越多,仅孙桥镇就有27 家大小桥米加工企业,该镇8万亩水耕地全部种植桥米,“宏愿家庭农场”种植桥米近2000亩,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路的桥米产业链。桥米,必将凭借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廖亮 唐仁珍)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