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上海松江的实践与启示
摘要:聚焦精准制度创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科创生态。松江坚持改革辟路,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近年来,上海松江唯实唯干,基层实践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图为G60科创云廊。松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 邱爱荃
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携手共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已从传统的农业县、房地产占“半壁江山”的近郊区,跃升为有力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创新策源地。松江的生动实践,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和深刻启示。
松江发展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转型跃升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黄浦江上游,被誉为“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首”,是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和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松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转型跃升。
从传统农业区转型为长三角科创策源地。松江曾是上海的农业大区,有15万亩水稻良田,粮食亩产、生猪存出栏量全市第一。20世纪90年代,G60高速公路开通,松江进入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时期,房地产税收最高时曾占到区级税收的46.3%。到2016年,松江建设用地空间资源已经基本布满。针对瓶颈制约,松江秉持新发展理念,沿G60高速公路松江段两侧,依托制造业基础和大学城资源,启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以科技创新驱动松江制造迈向松江创造。如今,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基础上,松江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强区、上海高端制造业主阵地,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达到2306家,是“十二五”末的4.9倍,总量位居上海市第三。以先进制造业主导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年均增长3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超过63%。制造业税收替代房地产占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收入“十三五”年均增长12.4%,总量跃升到全市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十三五”年均增长10.5%,总量位居全市第二。杭州、金华、嘉兴、湖州等16个城市在松江建设科创飞地,策源地“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
从引进模仿的跟跑者转变为自主创新的领跑者。过去,松江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区内一家电子信息代工企业贡献了全区一半的工业产值,企业自身研发、销售“两头在外”,利润被挤占的根源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引领下,松江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由“十二五”末的3.58%上升到“十三五”末的4.59%,“专精特新”企业目前达876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家,上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3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二。2021年,松江新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占全市认定总数的11.4%,排名全市第二。全区有效专利拥有量5.1万件,较“十二五”末增长151%;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2件,较“十二五”末翻一番;全区每亿元GDP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市各区第一。科创驱动发展的效应进一步显现。聚焦“卡脖子”技术突破攻坚,集成电路领域,450毫米集成电路用晶体生长系统、全球最先进的ALD光伏工作母机核心技术等在“缺芯”寒潮下扛起国产替代重任。生物医药领域,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技术领跑全球,同联制药1类抗生素新药可利霉素正进行降低新冠病毒复制率等临床试验,瑞钼特高端影像CT设备球管用钨铼合金靶材填补国内空白。卫星互联网领域,打造低轨道、高通量多媒体卫星网络产业集群,成功发射“松江号”和“G60号”等实验卫星并组网,加快实施“G60星链”计划,成为全球三大卫星互联网之一。
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地方探索上升为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的重要平台。近6年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从1.0版“源起松江”、2.0版“联通嘉杭”到3.0版“九城共建”,再到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松江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历史方位和战略空间实现开创性突破。G60科创走廊从1.0版的高速公路时代迈向3.0版的高铁时代,从松江的城市战略迈向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成为科创驱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示范版。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是制胜要诀
曾经有段时间,松江房地产用地出让价格每亩在3000万元左右,工业用地每亩仅100万元。对这笔落差悬殊的“亏本买卖”,全区上下就区域经济发展的“公鸡”“母鸡”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选择深入开展讨论,最后统一思想认识:“房地产是‘公鸡’,只能一次性受益;实体经济则是‘母鸡’,可持续‘下蛋’。”松江坚定地主动放弃“赚快钱”的房地产业,优先满足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将1000余亩房地产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在产业用地逼近“天花板”的形势下,对低效空间做减法,“三去一降一补”淘汰4167家落后产能企业,通过违法用地整治等举措腾出近7平方公里土地。同时,敢破善立打造产城深度融合示范区、城市有机更新实践区,并着力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创新策源地,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百亿级项目纷至沓来,初步实现经济脱虚向实、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质量和效益不断优化提升,开启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篇章。松江被国务院评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获评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2021年11月,由松江牵头制定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正式发布,以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核心内涵,围绕五大发展理念设定了85项评估指标,客观评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发展成就和发展水平。
着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突破“卡脖子”技术攻坚战。一直以来,松江坚持创新第一动力,把科创驱动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命脉,瞄准脑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选取39个“卡脖子”工程和颠覆性技术作为重点突破方向,加大企业研发投入补助。目前,由松江一家本土IC级大硅片企业自主研发的大尺寸硅片,在制作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已获得国外多家公司的量产订单。
同时,加强资源聚集和先期培育,大力招引科研机构来松江共建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争取国家重大改革、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在松江先行先试、落地落实,现已集聚G60脑智科创基地、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等高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腾讯科恩实验室、优图实验室等全球顶尖数字研究室。建立“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机制,做实G60创新研究中心,成立并实体化运作G60知识产权保护协作中心,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互认,科技成果拍卖常态化,让科创要素自由流动。
着力推动科创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是松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根据产业发展基础,松江形成“一廊九区”产业地图,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6+X”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精准招商”路线图,谋划招商策略和着力点,确保精准对接招商,高效推进海尔、腾讯、恒驰、正泰智电港、顺络电子等一大批百亿级重大项目和头部企业落地。
以产业链头部企业为引领,以商引商,吸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人工智能领域聚集科大智能、库卡机器人等企业842家。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数字底座”。集成电路领域聚集超硅、豪威、新阳、移远通信、台积电等重点企业121家,生物医药领域聚集昊海生科、复宏汉霖、同联制药等企业2952家,产业集群增长极效应势头强劲。
坚持“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发展理念,先行先试打造G60科创走廊数字经济创新型产业集群,发挥数字领域科创优势,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高地。以卫星互联网产业为例,推进总投资超300亿元的“G60星链”计划,发挥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优势,初步建成长三角首个卫星制造“灯塔工厂”,打造“G60星链产业园”,以卫星产业制造业引领带动区域传统制造业升级迭代。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全国首个“AK工程”产业基地。强化产业链跨区域延伸,形成长三角G60科创走廊“1+7+N”产业联盟体系,已建立产业联盟15个。深化与中国商飞、中芯国际、腾讯长三角AI先进计算中心等头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推动形成龙头带动、区域配套、集群落地的良好态势。中国商飞合作目录装机设备领域和大飞机特殊工艺材料领域九城市国产化替代新增30%。
聚焦精准制度创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科创生态。松江坚持改革辟路,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一是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聚焦基金云、创新主体云、互联网云“三朵云”,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设立G60产业基金,深化“双创债”“批次包”“园区贷”等金融创新产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开展“清风护航G60”专项行动,建立营商环境“护航员”制度,对企业轻微违规“多开整改单、少开处罚单”,提高执法“精度”和“温度”;对在执法和审批过程中的“吃拿卡要”依法从严处理,以一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一方规范高效发展生态。率先建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机制,发出全国第一张跨省异地办理的工商登记执照,被国务院列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首批试点,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从供地到开工仅用58天,项目总进度比原定工期快了1年,充分体现了“G60速度”。
三是打造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出台并深化落实人才“1+10”政策、九城市互认互通人才18条政策,创新不唯地域、不限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的人才积分制管理,筹措推出人才公寓1.5万套。着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强化G60科创走廊大学科技园创新策源功能。全区现有院士专家工作站64家,总量位列上海市第三,累计引进院士专家团队250名,其中院士25名,专家225名。近两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累计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123项,合作金额超过2.75亿元,产生科技成果10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73项。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