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樟树致力做大做强中医药产业
摘要:樟树药业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三国时已有药摊,唐初发展成“药墟”,宋元时期形成“药市”,明、清臻于鼎盛,为“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现已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格局。
中国发展网讯 10月10日从“宜春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江西省宜春市樟树市深入推进“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做大做强中医药首位产业,进一步擦亮“中国药都”品牌。十年来,樟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增加至50.77万亩,是2012年的2.2倍;医药企业由108家增加至40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6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医药规上工业产值由89.34亿元增加至210.36亿元,实现“翻番”目标;医药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大关,达1081亿元。
据介绍,樟树药业有1800多年的历史,在三国时已有药摊,唐初发展成“药墟”,宋元时期形成“药市”,明、清臻于鼎盛,为“南北川广药材之总汇”。现已形成药地、药企、药市、药会齐头并进,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格局。
出台相关政策,做大中医药产业。为支持樟树市发展中医药产业,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江西樟树“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江西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在省级层面对擦亮“中国药都”品牌进行了谋划部署。此外,樟树市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10亿元,特别是研究出台的《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意见》,并结合全国各地中医药发展经验做法,涵盖了中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文旅融合、中医药诊疗、人才引进等各领域,配套设立5亿元专项资金,全方位扶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出台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扶持政策,深入推进产业链招商,引进了北京同仁堂、国药控股、华润江中、上海创诺、浙江司太立、上海莫息等一批医药类重大项目,医药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做好传承创新,做强中医药产业。樟树市中药饮片年产量约20万吨,占全省70%以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樟帮炮制技艺为我国三大传统炮制技术流派(樟帮、京帮、川帮)之一,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纳入《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有142项,数量占全省50.5%。另外,率先出台“揭榜挂帅”配套措施,支持中医药企业跟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平台,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有省“揭榜挂帅”项目4个、省双千项目6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家,数量列全省各县(市、区)首位;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59件,可以说樟树的中医药发展活力十足、潜力无限。
康养文旅融合,做优中医药产业。国家级森林公园閣皂山是樟树药业发源地,以“道灵、药灵、山水空灵”声名远播,是唐赐“天下第三十三福地”。近年来,樟树市大力发展中医事业,推进优质中医诊疗服务,打造特色中医医院,乡镇中医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形成了“镇镇有医馆、处处可把脉”的中医服务体系,连续三次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当然,中医药作为樟树特色,我们正不断挖掘旅游资源,以閣皂山、岐黄小镇、中医药博物馆、中国古海、三皇宫文化旅游街区等为载体,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旅游,不断提升“中国药都•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影响力。正在建设的樟帮中医药一条街,以“聚集名医、铸造名科、传承流派、发扬特色”为目标,集聚诊疗、养生、展示、旅游为一体。
今后,樟树市将围绕正在推进的29个“中国药都”振兴事项,着力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打造中医药产业聚集基地、中医药文旅融合基地、中医药诊疗康养基地、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加快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中医药产业总量做大、档次做高、品牌做响。(张亚静)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