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设“航空航天城”打造国内领先航空产业基地
摘要:未来,沈阳将围绕航空航天头部企业“核心能力专业化、重要能力产业化、一般能力市场化”的战略目标,立足沈北航空产业基础优势,聚焦“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人、城、产”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充满活力的航空航天城,使之成为引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劲增长极,“宜产、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高品质、绿色低碳的产城融合典范。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王敏、记者刘桂菊报道 9月26日,沈阳航空产业园启动及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沈阳市沈北新区举行,沈北新区、沈阳航空产业集团、航空工业沈飞三方达成合作,13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涵盖材料研发、技术创新、零部件制造等多个领域,产业竞争力强、关联度高、带动性好,将为沈阳打造基础雄厚、链条完备、结构合理的千亿级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注入强劲的动能。
当天的启动仪式,标志着规划面积44.2平方公里,目标为建设“航空全产业链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引领区、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沈阳航空航天城,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变成现实。按照项目需求及形成产能的时间节点,协同推进首期复材、钛合金、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首期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60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约80亿元。
航空产业是世界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直接决定着大国工业和经济强国地位。
“沈阳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过去因装备制造而光荣,今天因先进制造而自豪,未来更要依靠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而振兴。”沈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吕志成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沈阳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制造基础雄厚,科研实力突出,人才储备丰富,发展航空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和试验能力。在新中国航空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为铸造国之重器。“规划建设沈阳航空产业园,是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是沈阳培育壮大新字号,有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的关键举措。”
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的沈阳航空航天城,包括沈阳航空产业园(虎石台片区)和沈阳航空产业园(新城子片区)及配套的生活及生态区。依托沈阳航空航天产业优势,面向未来航空航天发展趋势,将重点发展以航空、航天、空天衍生三大主导产业为主,配套发展商贸、文旅、科技服务、制造服务等服务业,形成3+1产业体系。
沈阳航空产业园由沈阳航空产业集团牵头,协同航空工业沈飞、沈阳航发等航空航天头部企业,与沈北新区及沈阳辉山发展集团进行总体产业规划,按园区规划和项目需求,进行整体投融资、建设、招商、产业服务及运营管理。
本次签约仪式再次深化了沈阳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实践,也标志沈阳航空产业园建设迈入新阶段,将进一步促进区域航空产业体系共建、产业共融、资源共享,系统拉动地区航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高质量发展。据悉,首期项目总投资规模约为60亿元,预计投产后年产值约80亿元。
沈飞航空复合材料加工中心项目主要建设复材专业生产线等,同时面向复合材料产业链上游、中游延伸,拓展复合材料原材料加工,其他工艺类型的复材加工等。该项目计划2024年底形成产能,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
沈飞航空钛合金成形及增材加工中心项目,主要建设钛合金成形及增材制造生产线等,计划2024年底形成产能。
据悉,到2025年,围绕航空航天头部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到65%以上;到2035年,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达到80%以上,航空航天产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集聚相关领域企业400家,吸纳产业及关联人口约20万人,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发展要素齐备的国内一流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生产、生活、生态”高品质新城。
现场,沈北新区区委书记吴军介绍,沈北新区围绕集成制造、通用飞机生产、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搭建了多条航空航天产业链条,先期规划建设了沈北航空产业园虎石台片区和新城子片区,是全市重点打造的10个头部企业配套园区之一,规划总面积10.2平方公里,厚植了从0到1、从1到N的优渥土壤。目前,全区已有中航626所、中电科47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多家国内知名的高校院所和40个研发平台,以及包括多名院士在内的39名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和领军人物,先后引进了精合数控、西子航空、沈飞线束、欧施盾等50余家重点生产制造企业,在建亿元以上重点航空航天项目20余个,总投资超200亿元。
未来,沈阳将围绕航空航天头部企业“核心能力专业化、重要能力产业化、一般能力市场化”的战略目标,立足沈北航空产业基础优势,聚焦“补链、强链、延链”,推动“人、城、产”深度融合,打造一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充满活力的航空航天城,使之成为引领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强劲增长极,“宜产、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高品质、绿色低碳的产城融合典范。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