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湿地保护卓有成效
摘要:广州已建立以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成湿地公园2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个),设立湿地保护小区32个,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时靖鹏、记者皮泽红报道 广州地处南岭山地向珠江口的过渡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林、田、湖、海”自然资源禀赋,河流水系发达,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根据近期湿地资源本底调查初步结果,广州市湿地总面积约7万余公顷。近年来,广州市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履职尽责,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效。湿地,正润泽着广州这座千年花城,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构建湿地保护体系,夯实湿地保护基础
广州已建立以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建成湿地公园25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2个),设立湿地保护小区32个,建成自然保护地89处。积极推动建设分类分级管理体系,已有省重要湿地1处(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今年正在积极推进1处国际重要湿地(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处省重要湿地(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南沙湿地)申报和认定工作。
科学修复湿地,生态成效显著
广州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红树林、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利用生物、物理等措施修复重建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面积3800公顷,有效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同时,为公众休憩、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平台。
针对不同类型的湿地,探索实践湿地生态修复,总结出富有广州特色的农耕文化遗迹、废弃矿坑及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方案,为国内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湿地保护修复方案。广州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物种多样性不断丰富,成为湿地保护修复典范。据各点最新监测数据,我市湿地范围有维管束植物835种,动物1208种,其中昆虫738种,鸟类187种。其中,海珠湿地已发现2个新物种(海珠斯萤叶甲、海珠珐轴甲),9个中国新纪录种(包括1个新纪录科和3个新纪录属);南沙湿地每年有近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2022年1月记录到6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如今南沙湿地已经成为湾区重要的候鸟迁飞重要生态廊道,是东亚泛太平洋候鸟迁徙路线上的生态驿站。黑脸琵鹭、银鸥流连于城央的麓湖景区,黄胸鹀在增城朱村越冬,水獭、豹猫、赤麂、白鹇……这些广州人旧时常见的野生动物重现人们视野,见证着广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发展优势
广州因地制宜、一地一策,实施了海珠湿地的人工复合湿地、花都湖的矿坑湖、南沙滨海湿地、天河大观智慧湿地等湿地的保护建设和生态修复,并积极探索湿地生态价值转化途径,既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生态产品,又提升了周边地区的营商环境,走出一条湿地治理服务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海珠湿地通过“只征不转”的保护模式,将万亩果园转变为城央的“绿心”、“南肺”,吸引了腾讯、阿里巴巴等一批大型企业在湿地周边汇聚,带动周边产业转型升级,海珠湿地成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环海珠湿地价值圈的生态核心;南沙湿地作为广州南部的生态调节器,为推进落实“南沙方案”提供生态绿核支撑;花都湖湿地从一个千疮百孔的采石场,变成了今日白鹭嬉戏、水草丰美的国家湿地公园,每年接待市民游客近千万,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天河湿地公园基于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建设成为集水质净化、雨洪调蓄以及休憩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智慧湿地,为天河智慧城夯实生态基底。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