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华家岭:优势产业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摘要:“我们现在收割的是定燕2号燕麦草,这个品种比较适合青贮饲草。” 定西华岭毕昌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文毕介绍说,今年每亩产量能达到2吨,按照每吨价格430元计算,每亩收入能达到860元,现在抢抓时间收割,300亩的收入还是很好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许文逸 陈佰万记者王斌报道 初秋,甘肃通渭县华家岭镇18个村推广种植的1.7万亩饲用燕麦草迎来收获季。走进老站村的燕麦种植基地,田间地头,成片燕麦青草一望无垠,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其间,随着机械的匀速行进,青绿色的燕麦草瞬间被吞进机械揉成细丝,紧接着被倾倒在三轮车里,再转运至加工基地进行打包,呈现一派热闹的秋日丰收景象。
燕麦草产业种植基地逐步形成
“我们现在收割的是定燕2号燕麦草,这个品种比较适合青贮饲草。” 定西华岭毕昌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文毕介绍说,今年每亩产量能达到2吨,按照每吨价格430元计算,每亩收入能达到860元,现在抢抓时间收割,300亩的收入还是很好的。
作为土生土长的华家岭人,从1997年开始,杨文毕在微型马铃薯种植方面积极摸索,2015年,杨文毕带动老站村300多户农户种植近万亩燕麦,组建成立了专门从事燕麦种植技术服务及产品加工、销售等一体的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之前,杨文毕也是农家出身,空有一腔致富热情。后来合作社积极与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市农科院寻求合作,一个“企业+科研+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华家岭镇高效运转开来。
起初为推广燕麦种植,杨文毕想到了借种还种的好办法。经过几年的体验种植,乡邻们认识到了改良品种的重要性。他也开始转变思路,引进繁育并推广种植多种燕麦优良品种,让农户卖鲜草和籽种都能挣到钱。
近段时间,甘肃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华家岭镇进行燕麦牧草青贮裹包,杨文毕的合作社也在为燕麦籽种提纯做足前期准备。
甘肃现代草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永胜说: “从8月初开始,我们每天的收购量大概为150吨左右,现在正是收购旺季。”从今年开始,该公司每年把华家岭燕麦作为一个产业基地,带动农户种植燕麦将达到30000多亩,每年的青贮量将达到10000多吨。
让小杂粮为群众致富增色添彩
“再过一段时间,大概是9月中旬到10月份,华家岭各种小杂粮就会收割完毕,就用精选机进行精选比重,去石去杂,之后再用色选机进行筛选,筛选出优良的品种,给附近农户留一部分,剩下的销往全国各地。”杨文毕介绍说。
定燕2号燕麦的成功推广种植所起到的示范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乡亲看在眼里,这增添了杨文毕继续前进的动力,他放开手脚繁育起了各种小杂粮品种。今年,合作社借助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建设,在活马滩村建立了面积达1000亩的特色粮油及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
“合作社跟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在活马滩种植各种小杂粮1000亩,其中有苦荞、甜荞、燕麦、油麦、胡麻、蚕豆、豌豆等优良品种。”杨文毕介绍,通过试种,我们选育出了几种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好品种,推广给农民种植,采取“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模式,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捕捉市场机遇 带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华家岭镇西家岖村村民屈生贵就是跟着杨文毕慢慢发展起来的小杂粮种植大户,今年他流转了附近农户300余亩土地,种植了合作社推广的燕麦近100亩,豌豆、苦荞、洋芋等其他小杂粮近400亩。
“在毕昌合作社的带动下,今年我选中了种冀张燕5号这种燕麦,这种燕麦品种好,产量还高,现在马上可以收割了。”屈生贵说,收割完就交到毕昌合作社当籽种去了,合作社收购我们的燕麦还比市场价格稍微高一点。通过合作社的带动,自己还种了大小豌豆等小杂粮,产量都挺好。
善于捕捉市场机遇的杨文毕精打细算,打算后半年种植一茬小黑麦,让农户在同一片土地收获燕麦牧草和小黑麦饲草两次收益。这两天,合作社在活马滩村试验种植的100亩饲草小黑麦也丰收了。
“现在收割的是我们从北京市农科院引进的小黑麦的一个品种,在我们这边通过繁育,特别好。”杨文毕计划今年冬耕引导农户扩大种植到300亩,到明年5、6月份收割青贮销售。
作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良种示范繁育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定西华岭毕昌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流转附近农户4000余亩土地,带动周边农户190户600余人通过种植小杂粮持续稳定增收。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