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打造黄金内湾战略的空间规划蓝图
摘要: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宝安向社会重磅发布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出“宝安有宝地”的响亮声音,以极具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向特区生日献礼。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卢俊锦、蔡勇跃、记者罗勉报道 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深圳市宝安区举行重大空间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发布了宝安区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打造黄金内湾战略的空间规划蓝图,公布了机场东商务总部区、九围国际总部区立新湖科创总部区,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石岩科创城,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深圳西部城市中心等片区规划,面向湾区乃至全国展示宝安发展的时代机遇、巨大潜力具体路径和未来愿景。
区委书记王守睿表示,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2周年之际,宝安向社会重磅发布宝安区重大空间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出“宝安有宝地”的响亮声音,以极具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向特区生日献礼。
区委副书记、区长王立德,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丁强,宝安区领导孟锦锦、周学良、陈龙兴、沈金章出席活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泽坚,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宋聚生,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技术总监黄卫东,东南大学建筑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张宇星等专家学者在高峰论坛上共话宝安未来发展。
据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是深港文化之源,原宝安县孕育了现在的深圳经济特区。40多年来,宝安始终与深圳经济特区同呼吸共命运,宝安产业建设、经济发展不断跃升,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422亿元、增长11.3%,经济体量已位列全省县区第五,高居2021赛迪投资竞争力百强区排行榜第三,今年跃升至2022赛迪创新百强区排行榜第二。
新时代,宝安发展风举云摇。特别是近几年来,宝安接连迎来多个历史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宝安是天然的湾区核心;
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宝安是西部桥头堡、工业基本盘;前海合作区“扩区”,“扩区”后的前海三分之二在宝安,宝安首次成为国家战略主阵地;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宝安坐拥珠江口东岸50公里黄金海岸线的地利。
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黄金内湾的高标准和发展愿景,结合广州南沙区、东莞滨海湾新区、中山翠亨新区、珠海横琴新区等城区的发展规划,宝安在第七次党代会上提出要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三城”发展目标,并在今年召开的区委七届二次全会上部署了“422133”发展主框架,提出要做实四大制造业片区“基本盘”、打造大总部“根据地”、做强两大中心区“主引擎”、全力推动市政化改造107国道“主动脉”、打造三大专项“新名片”、夯实三大民生领域“硬底板”,迅速塑造发展新优势,奠定宝安身居湾区之心、引领湾区之先、挺立湾区之巅的坚实基础。
深圳市宝安区拥有675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连续第5年位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深圳市重点布局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8个未来产业中,有14个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在宝安、数量高居全市之首。
宝安区还存在大量低效存量土地资源,蕴藏着宝安产业继续向上攀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422133”发展主框架部署的做实四大制造业片区“基本盘”,分别是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石岩科创城、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和含新桥东先进制造片区在内的桃花源“升级版”科技创新中心,旨在进一步强化宝安作为深圳工业基本盘的支撑作用。
燕罗国际智能制造生态城规划面积36.5平方公里,是深圳市二十大重点区域之一,也是深圳市首个整街利益统筹整备的产业片区项目。该项目毗邻东莞滨海湾新区、松山湖和光明科学城,整街统筹完成后,将形成12.2平方公里连片产业用地,并在街道全域打造“特色山水+智能产业+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开发的样板区。
同时,项目将聚焦发展“2+2+N”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两大支柱集群,新能源、都市农业科技两大特色示范以及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医疗器械、战略产业留白,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前沿科技创新成果转换高地。
石岩科创城规划面积65.5平方公里,是广深港创新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南北分别相邻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政策赋能,已形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两大优质产业集群。
石岩科创城将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光明科学城“三城”联动、补位发展,重点攻关产业发展中卡脖子关键问题,发挥“补芯强链”的重要作用,缔造湾区关键技术突破、科学科技成果转化最高极。
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位于全球最大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以东,是深圳市2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片区之一,规划用地14.2平方公里,其中6.4平方公里位于前海合作区范围内。项目将充分发挥前海“扩区”政策优势,融入深港创新链,吸引深港成长型企业,承载深港创新转化,承接落地对港合作项目,让香港的技术、创意可以在宝安迅速落地生产,推动实现深港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新桥东先进制造片区是深圳市首个平方公里级的“工改工”项目、国家级高新区、深圳市2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片区之一,同时还是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开行总行支持“双区建设”的重大项目,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已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合作运营,将聚集高端制造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传统工业园区向新型产业社区转型,正瞄准500亿元投资、5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实现500亿元GDP的“3个500”目标加快推进。
宝安区依托自身湾区极核的区位和高效便捷的交通体系,已成为湾区最活跃的经济主体和科技创新资源积聚的首选之地,正成为各种资源要素流动、集聚的核心区域。
在此背景下,宝安在湾区融合发展中的服务能力、牵引带动能力得到了持续加强。打造环机场枢纽临空经济总部战略,就是宝安引领湾区发展的另一空间战略,未来的环机场片区将培育一系列总部群,进一步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充分发挥机场东“六位一体”综合交通枢纽对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
机场东商务总部区
其中,机场东商务总部区规划面积1.37平方公里,与机场T1空铁枢纽无缝衔接,有高效便捷的高铁、城际和地铁直接串联湾区两岸,重点吸引大湾区优质企业设立区域性运营总部,打造湾区商务交往的新门户和目的地。
机场东商务总部区九围国际总部区核心功能区面积2.8平方公里,通过深大城际一站直达机场东枢纽,面向国际企业和国际组织机构总部,构建山水相融的总部院子,补充临空经济区国际化功能。
立新湖科创总部核心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包括大湾区独具特色的都市型湖区水域1.2平方公里,打造独具滨湖特色的科创总部和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之湖,吸引内生的高成长型企业总部落户。
从大湾区角度看,宝安区是深圳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引领带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深圳都市圈角度看,宝安区已被《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列入核心区范围,承担着引领、带动深圳都市圈融合发展的重任。
根据大湾区和深圳都市圈发展所需,结合宝安城市空间结构现状和周边城区发展规划,宝安提出要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综合服务,为大湾区打造交流融合、领航发展的都市会客厅。
在全市多中心网络化城市发展格局之下,宝安统筹辖区北部的沙井、新桥、松岗片区规划新的城市中心。
这一规划将全面贯通21公里滨河岸线,集聚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生态人文骨架,逐步提升研发创新和科技服务职能,带动中心周边区域向宜居城区转变,成为深圳都市圈辐射东莞和珠江西岸新的城市中心。
新的城市中心将补足前海和宝安北部城市服务功能短板、完善先进制造园区综合服务能力、促进区域职住平衡发展,打造与宝安“湾区接口”相匹配的城市环境,提供“民生七优”的生活场所,建设服务约200万人的生活生产中心。
宝安中心区是宝安区委、区政府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城市中心标准,精雕细琢打造的中心城区,目前已集聚“湾区之光”摩天轮、深圳滨海演艺中心等湾区地标,世界500强魏桥创业集团大湾区总部、电子雾化产业头部企业麦克韦尔全球总部、通信行业巨头vivo总部等总部项目落户于此,是未来五年深圳九大重点开发建设区域之一。
当前,宝安已启动“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优化国际咨询”活动,全球顶尖专业设计团队积极参与,5家入围机构已提交设计成果,后续将有效吸纳评审专家的专业意见和各家方案的亮点创意,对参赛方案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规划编制成果,指导宝安中心区未来的城市建设,助力宝安中心区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城市新中心。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表示,宝安区要把握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大交通三大基本盘优势。40多年来,宝安区的空间价值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提出,以及前海“扩区”,宝安要做好充分准备“领湾向未来”。其中,宝安要把握好制造业基本盘、现代服务业基本盘、大交通基本盘这三大基本盘优势。
一是制造业基础盘优势。这是做大做强宝安基本盘的第一大要务。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的经济核心引领仍然是实体经济、高科技制造业,宝安一定要把基本盘稳住并要做大。
二是现代服务业基本盘优势。前海的定位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海“扩区”后,宝安要承接好前海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
三是环机场产业带战略布局。机场是现代大交通中的灵魂,宝安机场已成为大湾区的核心机场。在一个大都市圈的灵魂地带布局机场,在全球都是罕见的。机场周边还配套了高铁、城际、高速公路、地铁、深中通道等等重大交通设施,这是宝安的第三张王牌。宝安区把这三个基本盘紧紧握在手里,才能做到领湾向未来。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趣域工作室(ARCity Office)创始人兼主持设计师张宇星表示,宝安要统筹好文化资源保护与产业空间整备。从全球制造业中心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宝安的角色迎来了巨大转变。从湾区视角来看,“扩区”后的前海,成为宝安南北纵向的天然连接带,二者密不可分,宝安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大的胸怀服务前海和大湾区。从激发内生动力来看,宝安要多措并举服务好辖区内的市场主体,巩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宝安区是深港文化之源,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空间发展战略中,宝安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空间整备的有机结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不断创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式,探索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融合的新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宋聚生表示,宝安要精准引才推动产才融合发展。科研的重心在高校,研发的主体在企业。近年来,随着深港合作的不断深化和高等院校的不断集聚,越来越多的原创科研成果在大湾区竞相涌现。宝安制造业企业众多、科技创新环境优渥、现代服务业势头强劲,具有吸引优秀研发人才集聚于此的巨大潜力,要主动对接科研主体,通过空间供给、机制保障等方式,在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的同时,积极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吸引政策,完善软硬件配套,让更多与宝安发展需求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来到宝安,留在宝安,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深度对接。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