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多举措推动“广东技工”高质量发展 近70个新兴职业岗位技能免费学
摘要:为了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从训前指导、训中监管、训后审核入手,严控培训质量。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卢俊锦、记者罗勉报道 从深圳市人社局了解到,截至2022年6月底,深圳市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超1.3万人,补贴金额3160万元。累计到2022年底可完成2万人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十四五”期间可完成5万人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
深圳多举措推动“广东技工”高质量发展,从2021年开始,在深圳市人社局的指导下,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开展线下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民生服务需求,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公开招标方式,遴选出一批优质培训机构开展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信息通信、鸿蒙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直播电商、网约配送员、视频监控、BIM技术、工业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智能楼宇和黄金珠宝设计制作等14类“新职业、新工种和新技术”公益性项目,涉及新兴职业岗位近70个。
为了将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从训前指导、训中监管、训后审核入手,严控培训质量。一方面,通过组织专家对课程标准、训练任务指导书审定,统一培训大纲、培训课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保课程标准统一、培训成果高效;另一方面,对培训机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规定学员的到课率须达到70%以上,经考试合格方能领取合格学员的补贴及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利用深圳市职业技能培训监管平台,执行三级审核制,实现培训申报、审核、实施、监督、反馈的全流程监管,定时定位人脸识别打卡,综合运用全方位、立体式监管手段,杜绝监管漏洞。
课程免费、教材免费、线下面授、理论+实操、不论户籍和年龄,还能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这样的公益技能培训除了受到学员的欢迎,同样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
“企业从零开始培训产业人才,耗时周期很长,成本也会很大。政府举行的公益性培训项目,瞄准新兴产业的痛点精准施策,解决了企业招人难、培训周期太长的痛点,又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推动了产业人才的发展,大受欢迎。”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赫连介绍,去年企业参与人工智能培训近1000人次,大约5万课时。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