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山东特色种养业助推鲁渝协作全面起势

2022-08-11 15:4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已成功向重庆14个协作县(区)引进农林畜禽水产种类24大类120多个品种,新一轮鲁渝东西部协作全产业链或重点产业链工程多点开花,全面起势。

本报讯  郝鲁渝  何圣楠  记者尹明波报道  山东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优势,积极探索向重庆引入齐鲁特色种养业,助力受援地乡村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已成功向重庆14个协作县(区)引进农林畜禽水产种类24大类120多个品种,新一轮鲁渝东西部协作全产业链或重点产业链工程多点开花,全面起势。

引入基础农作物新品种实现扩产增收。按照“先行试验、示范引领、逐步推广”的发展思路,引种改良马铃薯、天麻等农作物,着力解决协作地品种存在的问题。比如:德州帮助秀山引入“希森6号”马铃薯种植技术,累计推广面积2747亩,受益人口1847人;枣庄帮助丰都成功打造鲁渝协作马铃薯全产业链工程,惠及农户近6万户;淄博帮助石柱高标准打造天麻产业园,为发展高山天麻种植产业提供载体,带动600余户农户开展天麻种植。

引入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填补市场空白。针对协作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市场化、品牌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探索以项目合作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企业带动为核心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径。一是依托人才支援引入新技术。威海协助云阳引进试种威海7个品种脱毒甘薯苗,建成2000多亩核心示范区,填补了空白。二是依托企业帮扶引入新品种。淄博、烟台、泰安等市积极动员本土企业到帮扶县拓展新业务,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巫溪引入“映霜红”晚熟桃种植面积1万多亩、带动脱贫户2500余人。三是依托科研项目引入新理念。日照协助黔江从山东省桃树研究所引进秋红珠、血桃等优质品种,建成示范基地200余亩。枣庄协助丰都引进62个果树品种和6大类18个蔬菜品种,实现当地产业水平跨越式提升。

引入畜禽水产特色品种创新生态养殖模式。依托山东丰富的畜禽水产资源,通过资金扶持、产业互动等方式撬动协作县(区)稻渔综合种养、餐饮服务和特色民宿等融合发展,探索打造从单向帮扶到双向促进的产业合作升级新模式。首先,引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建设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济宁协助万州引进汶上芦花鸡,建立生态散养规模达到120万只、年产值1.2亿元的芦花鸡养殖基地。其次,将东部沿海产品与协作地优良环境创新结合形成叠加优势。东营协助酉阳引进黄河口大闸蟹,建成1500余亩的中华绒螯蟹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园,带动205户农户(脱贫户69户)增收致富。第三,发挥企业平台力量推动特色品种跨区域培育。聊城利用“聊城企业+彭水资源”“东部平台+彭水项目”等模式,选派技术专家协助彭水开展“黄河鲤鱼”“高唐锦鲤”试养,均取得成功,为下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水平打下了基础,必将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