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上海:经济运行平稳韧性强

2022-08-02 11:18 中国发展网 记者鲍筱兰 邱爱荃

摘要:越是逆风飞翔,越能展现韧性;越是逆水行舟,越能彰显活力。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市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上半年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充分展现出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鲍筱兰 邱爱荃 上海报道 盛夏的上海港,远洋巨轮鳞次栉比,堆场集卡穿梭不停,装卸作业繁忙有序。在东海之滨,临港新片区正在发生神奇变化,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景象,建设施工平稳有序进行。在G60科创云廊,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与松江新城遥相呼应,组成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产业带上的璀璨星河。

今年上半年,受俄乌冲突、新一轮疫情及防控政策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遭遇挑战,供需双双下滑,市场预期恶化,经济增速显著放缓。

越是逆风飞翔,越能展现韧性;越是逆水行舟,越能彰显活力。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市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上半年主要宏观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稳”的基础在不断加固,“进”的动能在不断集聚,充分展现出上海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活力。

上海持续落实落细国务院关于《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保民生。

经济运行保持较强韧性

经济恢复重振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上海实现GDP总量19349.31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4.3%,成果来之不易。6月份以后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改善。上海市统计局分析,一是工业生产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月度增速由4月份的低点快速回升,5月份降幅大幅收窄,6月份转为增长15.8%。6月份,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有24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33个行业较5月份增速加快或者降幅收窄。二是外贸进出口明显改善。6月份,全市货物进出口增长9.6%,扭转了前两个月大幅下降的态势,其中,出口增长20.2%、进口增长3.6%。三是一些先行指标表现向好。6月份,工业用电量比上月增长26.8%,货物运输量环比增长20.6%。

6月以来,在上海市上下、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国内外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经济社会恢复呈现出持续向好的积极态势,全市复工复产复市跑出加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复苏明显。

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壮大

工业发展新动能领先增长。上半年,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克服疫情影响,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4.3%。其中,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13.3%,人工智能产业产值增长14.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下降2.1%,降幅小于工业平均7.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产值同比增长57.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8.2%。此外,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圆片等工业新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2倍、67.0%、25.7%、14.3%。

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指标逆势增长。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0%,增速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9.3个百分点。

在重大项目建设方面,上海市形成了“十四五”重大项目投资矩阵,涉及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基础设施体系、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聚焦新赛道新动能的“3+6”新型产业体系、落实“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民生工程等四大领域,项目总投资约4.2万亿元,“十四五”预计完成投资2.1万亿元,初步测算各类市场化融资需求近万亿。

核心经济功能有效发挥

面对突发疫情的严峻考验,上海继续体现国内国际市场战略链接的重要作用,确保金融、贸易、航运等核心经济功能稳定发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对疫情期间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市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362.4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价证券、银行间市场成交额分别增长18.7%、22.6%。

在金融支持方面,上海充分发挥好上海中外资金融机构集聚,各类金融要素市场齐备的综合优势,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优化信贷流程,为企业经营发展、项目开工建设送上“及时雨”。同时,积极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投融资方案,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对外贸易发展韧性较强

上半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达到4.71万亿元,规模稳定保持在世界城市前列;同比下降0.6%,降幅比1-5月收窄0.8个百分点。国际航运枢纽高效运转。上半年,上海港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55.2万标准箱,继续保持世界第一。7月上旬,上海港日均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13万标准箱,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市场活力有序释放

外商直接投资持续活跃。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124.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2%。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62.9%和13.6%。上半年,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6家、外资研发机构10家,累计分别达到857家、516家。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快速恢复。6月份,上海日均新设企业数1257家,相当于5月份的1.4倍,与一季度的日均新设企业数基本持平,显示出较高的经济恢复水平。

市场消费稳步恢复

上半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0.9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1%,降幅比1-5月收窄2.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107.56亿元,同比下降14.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83.40亿元,下降33.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3.42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较上月收窄32.2个百分点。

上半年,上海市网上商店零售额1729.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8%,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温和上涨

上半年,上海市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八大类价格“七升一降”,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5.2%,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4.9%,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9%,居住类价格上涨1.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衣着类价格下降0.6%。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环比下降1.9%。

新增就业岗位有所减少

上半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96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3.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50元,下降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34元,下降4.9%。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5.29万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4.94万个。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