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河南黄河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实现路径

2022-06-13 15:06 中国发展网 余甫坤

摘要:河南持续加大黄河文化保护承传弘扬力度,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不断探索新思想、新模式、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河南黄河文化旅游融合的品牌形象不断深入人心。

中国发展网 黄河河南段在沿黄九省(区)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黄河文化资源极其丰富,黄河干流在河南全长711千米,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8个市,另外新乡与商丘是黄河故道的流经地。河南境内黄河流域面积4.5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5.1%,占河南总面积的27%。

近年来,河南持续加大黄河文化保护承传弘扬力度,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不断探索新思想、新模式、新路径,取得了明显成效,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河南黄河文化旅游融合的品牌形象不断深入人心。

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文旅文创产业融合的基础

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分类方式,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5个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准,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类型。河南黄河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涵盖了以上所有类型。河南黄河文化资源普查结果表明,全省域内计有7051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国家级368处)、947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国家级100项)、488个重大文化标识。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等11个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储备库。2021年全省重点推动21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其中黄河国家博物馆7月开工建设;仰韶村、庙底沟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0月建成开放;殷墟遗址博物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2022年建成;《只有河南·戏剧幻城》2021年6月开业,沉浸式体验黄河文化,受到观众好评;黄河小浪底交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码头、航线等已开工建设。

河南正不断创新黄河文化传播手段,加强黄河文化国际交流,深化黄河旅游国际合作,推动黄河文化“走出去”,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河南电视台《唐宫夜宴》《洛神水赋》《龙门金刚》等系列节目持续出圈。实施黄河文化研学旅行工程,重点打造黄河文化研学旅行基地277个、精品课程437节。

河南黄河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思路

实现河南黄河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良性格局,要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坚持各区域资源共商共建共享,持续夯实发展根基,稳步拓展合作领域,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河南黄河中下游河段、伏牛山、嵩山、太行山为生态基底,以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治河文化和科普文化为底蕴,遵从生态优先,顺应融合理念,整合河南省黄河流域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按照高质量发展和文旅融合核心示范区理念,从“安居、慢行、静食、闲购、研学”等角度着手,突出打造以华夏寻根、古都探访、红色教育、科学普及、乡村休闲、千里研学等为主题的文旅融合示范区,展现一个由多元素组合的黄河文化旅游标杆。

“中华源·黄河魂”是对黄河流域河南段区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高度概况,特色鲜明,准确地传达了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形成缘由,也是对其开发文化旅游的形象说明。继续沿用和提升“老家河南”的旅游品牌形象,深入开发河南黄河流域生态修复和文旅融合,用更大力度、更大范围将老家河南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展思路要做到生态环境优先化、产业发展联动化、资源整合最大化。通过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山体生态修复、河道治理等手段,全面整合黄河流域水域资源、工程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生态资源,高位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考古公园等创新产品。以产业融合为发展方向,促使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河南黄河流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实现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和创新升级,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以文旅融合产品开发为发展路径,打造以黄河文化旅游为核心的综合旅游产品体系,促进黄河流域生态建设、乡村振兴、文化繁荣、产业兴旺、旅游业快速发展,最终形成生态、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河南黄河文旅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首先,重点打造产业融合建设项目。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对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引领和示范效应。第一,打造黄河传统文化主地标,建设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支持郑州、开封、洛阳建设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第二,打造文化与康养的黄河生态廊道,建设文化生态景观慢行系统,要提升黄河周边景区品质,挖掘文化内涵,同时注重硬件设施与服务质量的升级。第三,建立黄河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郑州市的区域核心位置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与文化产业基础,充分挖掘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和发展黄河文化创意产业。第四,推进黄河文化演艺综合体建设工程。建设黄河数字博物馆、黄河主题大剧院、黄河文化创意集市等工程,打造集观光、展览、演艺、推介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展示生生不息、百折不挠的黄河文化和民族精神。

其次,优化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设计。串联沿黄地区重点文化旅游资源,加强跨区域协调与联动发展,通过以“文化场景化、场景主题化、主题线路化”的设计,围绕河南黄河文明和根魂溯源、红色和思政教育、科考探究与研学科普,打造文明溯源—黄河寻根问祖游、信仰力量—黄河红色基因传承游、求知探索—黄河千里研学游等黄河主题旅游线路,努力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世界级的文旅精品项目。

再次,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升级改造。第一,建设特色旅游交通体系。提取黄河文化元素、驿站文化元素等特色文化,建设特色旅游交通标识引导系统。第二,对地域餐饮进行特色开发。以特色小吃与精品豫菜为基础,结合黄河文化进行升级包装,提升餐饮企业的文化氛围。第三,对旅游住宿进行精准开发。将黄河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科普文化、生态文化与旅游住宿紧密结合,开发具有黄河文化气息的精品旅游客栈。第四,加强旅游咨询服务体系规划。全省一体化统筹布局,加强各区域联动,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形成联合发展,构建“城市会客厅+游客中心+旅游咨询服务点”的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最后,重视旅游品牌打造与营销规划。河南黄河文旅融合必须重视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如持续提升“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谋划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节事等活动。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营销规划,设计黄河旅游形象LOGO,制作黄河旅游云导览图、智能导游手册等产品,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形成多渠道、立体化的宣传新格局,让文化+旅游成为走进河南、认识河南的标配。(黄河水利委员会宣传中心 余甫坤)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