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大逻辑:从稳市场主体到稳就业稳收入,再到稳消费

2022-05-28 07:4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短期内,应实施能够促进消费回补的政策举措。一方面,激发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对于消费进行跨周期、跨区域调节。比如,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在一定范围内促进跨区域假日消费;还可以通过发展免税经济,引导消费回流。另一方面,对于低收入群体,可以适度加大数字化消费券定向发放力度。

本报记者 | 付朝欢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六方面33项措施,从供给、需求、消费、投资等多方面发力,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

当前,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稳住消费基本盘,对于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促消费的大逻辑是,稳市场主体,从而稳就业、稳收入,进而稳消费。

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1.1%。今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如何看待消费数据的下滑?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分析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冲击,当前消费市场增长受到一定抑制。但应该看到,我国居民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态势没有改变。

荆林波表示,汽车、家电、家具、餐饮等传统消费是消费的“顶梁柱”,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左右。今年前4个月,这些领域的商品零售额增长明显放缓。应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有效纾解餐饮业困难,激活汽车消费。

他同时注意到,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已然发生改变——“宅”经济悄然兴起,咖啡机、空气炸锅、预制菜成为“厨房乐”三件套。北京在暂停堂食的情况下,预制菜线上销售非常火爆。人们还热衷于露营,带火了配套帐篷、露营车、露营小家电等。

对于新兴消费,荆林波表示,应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场景,挖掘新消费群体需求,培育壮大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兴消费。

从城乡消费来看,城市消费体量大、辐射带动作用强,2021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6.6%。而乡村消费是一片“蓝海”,2021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3.4%,仍有很大发展潜力。

对此,荆林波建议,应聚焦城市消费需求的升级趋势,通过创新增加有效供给,进一步提升城市消费的热度;围绕提升乡村消费基础设施,加快健全县域商业体系,进一步激发乡村消费活力。

对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指标,荆林波认为,其并不能反映消费的真实状况,“因为服务性消费没有纳入”。他表示,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持续升级,我国消费市场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从“实物消费为主”发展为“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双轮驱动”。2021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4.2%。

“我国现有的统计体系对服务性消费的统计是低频的、年度的。”荆林波建议,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现代消费统计体系,更好体现服务消费在社会消费中的作用。他表示,应关注老年人服务消费需求,增强服务供给能力。

稳定收入预期提高消费能力

在疫情刚刚发生的2020年,“报复性消费”经常被提及。荆林波则认为,疫情的反复对消费存在长期影响。从去年和最近的情况来看,报复性消费可能不会发生,尤其是像理发、出境游这样的服务性消费。

“今年中国消费回补、恢复性增长面临的压力还比较大。”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消费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董超坦言,消费受到收入、价格、政策、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在疫情反复的现状下,谨慎消费心理会持续扩散,预防性储蓄也在增加。另外,跨区域消费、服务性消费受疫情影响较大。他提示,要警惕输入性通胀压力。

居民收入增长是消费增长的源泉。董超注意到,疫情防控,对建筑工人、餐饮行业和零售行业从业者这类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冲击较大。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又比较高。如果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过大,会拉低总体消费倾向。

董超又给出一个国际视角。“中国和美国商品消费市场在近两年差距重新开始拉大。美国消费市场恢复较快,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美国的股市行情相对较好,带动民间财富数量增加。而中国居民的财富在疫情期间增长却相对较慢。”

2021年全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2.5%。消费恢复的情况好于2020年,但未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再看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对此,不少专家学者都认为,考虑到今年疫情情况,消费恢复的难度可能比2021年要更大一些。

如何综合施策进一步扩大消费?董超认为,短期内,应实施能够促进消费回补的政策举措。一方面,激发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对于消费进行跨周期、跨区域调节。比如,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可在一定范围内促进跨区域假日消费;还可以通过发展免税经济,引导消费回流。另一方面,对于低收入群体,可以适度加大数字化消费券定向发放力度。

董超还提出,要发挥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比如,对封控地区的居民发放农产品大礼包。政府可以通过购买失业保险或者提供担保的方式,改善灵活用工人员的消费预期。此外,还可以通过消费金融引导居民适度提前消费,鼓励集团消费,对升级类消费、绿色消费给予适度补贴。

中央地方共同施策稳就业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进入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和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等影响,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就业形势也持续承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其中,16~24岁青年调查失业率为18.2%,高于2021年同期的13.6%。

就业稳,则收入稳,进而消费稳。近段时间,有关部门紧锣密鼓部署一系列纾困举措,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岗位稳就业,包括退减税、缓缴社保费、稳岗返还等在内的一揽子举措正在多地迅速落地。

如何稳岗稳就业?荆林波提出,中央和地方应共同施策,协同发力。中央发力,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应“降、缓、返、补”。“降”就是降失业保险金等相关费用,“缓”就是缓交养老险、社保险、失业保险等,“返”就是返失业保险金,对中小企业应返高达90%以上,“补”就是补贴,一次性补贴应到位。他建议财政政策可以更大施力。货币政策,主要要解决资金流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地方发力,则应注重因地施策。

数据显示,近年来,民营企业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吸纳了7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增就业90%在民营企业。荆林波强调,应特别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今年1076万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最重要渠道。

他还谈道,灵活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之一。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最近两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占比都是16%左右,预计今年将突破20%。

农民工就业问题,也需要特别关注。荆林波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2020年增加691万人。今年农民工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疫情散发对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带来一定影响,很多农民工不能流动起来,下一步,应精准施策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