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浙江丽水:用好跨山统筹“金钥匙”,蹚出共同富裕新路径

2022-05-19 20:09 中国发展网 沈贞海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跨山统筹,共富新路。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开局之年,丽水“跨山统筹”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入选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一年来,丽水试点聚焦缩小地区差距,创新实践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推动“一带”同城化效益逐步放大,“三区”组团化发展逐步见效,为山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开辟新路径。

浙江丽水处处景

在这一年,丽水完成产业平台体系重构,“一心支撑、点面联动”的浙西南区域创新体系已见雏形,建立“招商项目跨区域共享池”,实现66个招商项目跨区域统筹调配;全市创新推出市域统筹调剂的建设用地“指标池”、人才“编制池”,统筹市县国资国企力量设立“跨山共富”基金。

在这一年,丽水实施“一带三区”通道大畅联工程,布局打造市域高速公路“三环线”,已建高速公路呈“两纵两横一支”条状布局。

在生态联保联治方面,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一个具备多元之美、系统之美、蓬勃之美的瓯江源头区域生态美景已显出轮廓。

大幕开启,改革正当时。一场破解“穷在山上、困在路上、弱在散上”短板制约,破除依山而居、靠山而作、划山而治“分散式”路径依赖的市域一体化发展改革“大戏”,在丽水17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浙西南革命老区的绿水青山间加速上演。

“五大平台”,共建共享跨县域功能区块

“一带三区”锐意改革创新“五大示范性平台”建设,共建共享跨县域功能区块,为全国山区地区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示范。

丽水以“一带三区”发展规划为引领,推动各级各类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与之有机衔接,确保总体要求和主要指标一致,空间配置和时序安排协调有序;高质量编制实施“一带”南城生态工业、碧湖新城和“三区”经典文创、乡村振兴、特色风情等五个跨山统筹示范性平台建设方案。

在南城生态工业示范性平台,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丽水南城生态工业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主战场、主平台,肩负市域“核心带”高质量生态工业发展使命,勇挑改革发展重担。“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光珀3D图像传感器、中广电器空气源热泵等5项平台重点项目将完成投资5.14亿元。

此外,丽水市将加快构建半导体全链条产业,全市首个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高端光电半导体材料项目落地开发区。总投资约27亿元的浙西南科创产业园也已进入基础施工阶段。

生态工业平台的“双招双引”工作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激发动力,经济指标再创新高。2021年,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GDP增长19.8%。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29.4亿元,增长39.5%;规上工业增加值65.5亿元,增长23.2%。

2021年4月,丽水市委、市政府印发《丽水市本级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实施方案》,将开发区空间范围从110平方公里拓展至217平方公里,平台整合有序进行,明确管理体制“大部制、扁平化”、经济工作“平台化、市场化”、社会事务“全口径、属地化”改革思路。

诗画碧湖,田园新城。以丽水中心城区“西进”战略为契机,碧湖田园新城不断推进新城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碧湖田园新城示范性平台。

碧湖共整合提升郎奇、南山、碧湖区块,完成平台整合提升方案,发布《莲都区“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实施意见》,提供人均17万元补助,加快周边人口向碧湖新城集聚。

“一脉三城”,一衣带水。碧湖新城锚定了碧湖新城豹变、城乡融合发展两大目标,在去年开启山水诗路、创新引领、生态产业、数字赋能的新时代,全力打造集高端服务、未来产业、创业创新、现代金融、高能人才、品质教育、优质医疗、城市美学等融为一体的新高地,吸引年轻的人口、年轻的技术、年轻的产业、年轻的资本融合聚变。

浙江丽水处处景

在龙庆经典文创示范性平台建设过程中,龙泉、庆元两县(市)发布实施龙庆经典文创示范区建设方案。两地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为依托,谋划建设“龙庆经典文创聚落区”区块体验馆。

一座百山祖国家公园,连接起龙泉市与庆元县,两地协同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加强文旅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并携手赴上海、厦门、泉州等地,联动开展旅游推介。

文旅融合促成项目升级。龙庆经典文创示范性平台在去年建立起龙庆聚落发展区联动重大项目库,形成涉及国家公园、交通、文旅等领域33个项目的一揽子合作计划,谋划投资额达到700多亿元。

在深入谋划交通“十四五”规划上,龙庆两地合力打破交通瓶颈,实现互联互通,义龙庆高速、S209奉化至庆元公路、龙泉通用机场、庆元通用机场、G25长深高速龙泉东互通改建工程、528国道龙泉西街至小梅段改建工程等项目列入《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

在遂松乡村振兴示范性平台上,遂昌和松阳两县在“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等规划作了深度衔接,共涉及示范区合作项目25个、估算投资额1146.61亿元。

两地未来将合作打造遂昌云峰-松阳赤寿“万亩千亿”生态经济新兴产业平台,组建产业平台管理运营公司,入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在丽水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工程上,遂昌仙侠湖区块户外休闲运动基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松阳生态博物馆群项目,造纸工坊研学中心竣工,砖窑博物馆、暗夜公园主体工程有序推进。

在推进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传承转化基地建设中,遂昌王村口红色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完成挺进师纪念馆建设;松阳推进了枫坪乡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项目,共计1552万元。

云景特色风情示范性平台,以建设全国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山区新型城镇化样板区为发展目标,聚力培育发展独具特色风情的优势产业。

该平台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积极谋划实现交通深度融合。2021年2月9日正式开通云景县际公交班线,目前已开通9个往返班次。实行高速公路(云景段)ETC小客车差异化收费,高速通行费由20元降低为5元,预计覆盖受惠群众30余万人。

根据《云景聚落发展区块实施方案》,云景两地将云和崇头镇、雾溪乡与景宁大均乡作为云景聚落发展区块的示范性平台,着力彰显畲乡风情、全域旅游协作、生态价值实现。

“五大机制”,统筹跨县域要素资源

机制共谋,谋的是地缘相近、习俗相通,优良的市场环境、开放的基因,更有优势互补、携手做强的底子和愿望。

丽水统筹要素资源,首先要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形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开启市域跨山统筹新局面。这就是“一带三区”国土空间统筹机制的题中之义。

丽水智能制造发展迅速

丽水聚焦自然资源管理短板,打造了“一库一图一码一平台”框架,探索建立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形成了“空间信息集聚、业务协同高效、决策支持有力、开放共享顺畅”的空间数字化新格局。

2021年,丽水全市共争取各类用地指标2.25万亩,供应土地2.08万亩,较好地保障了重大产业、公共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等方面的需求。全市实现涉土涉矿资金收入231.7亿元,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去年,丽水市牵头推进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共获中央资金补助20亿元,是丽水市迄今为止获中央资金支持最大的单体工程。自然资源部还将瓯江山水工程作为唯一在建试点向全国推广,并作为典型案例竞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典型案例全球旗舰计划,让丽水母亲河瓯江进入了国家视野。

财政金融统筹机制改革,在丽水牢固树立起“财为政服务”理念,有力促进“一带三区”发展。

丽水首先积极争取,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浙西南革命老区正式纳入中央财政扶持政策范围,通过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等渠道,促进浙西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此外,财政体系还积极争取到百山祖国家公园专项资金2亿元,有力支持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浙江丽水处处景

转型,在创新驱动中寻找发展机遇。丽水切实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建立全市产业基金潜在投资项目储备库,加快高质量绿色发展产业基金运作。例如,投资4亿元引入中欣晶圆项目落地丽水,该项目预计总投资40亿元。截至目前,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产业基金已设立主题基金4支,规模17亿元;设立子基金2支,规模10.58亿元,源源不断地让基金活水流向丽水实体经济。

分县(市、区)看,丽水市共打造出“八大县域金融服务创新中心”:即莲都-景宁域外经济金融创新平台、青田华侨金融街、缙云制造业金融服务创新区、遂昌数字普惠金融示范区、松阳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区、云和文旅金融服务区、龙泉剑瓷文化金融创新区、庆元百山祖国家公园生态金融示范区,已然形成丽水县域“一县一品”金融服务发展新格局。

丽水智能制造发展迅速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人才资源统筹机制方面,丽水已经编制了《紧缺人才导向目录》《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出台《绿谷英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社会建设领军人才、宣传思想文化新秀等7个配套政策用于招才引智,实现其与招商引资的同频共振。

2021年,丽水开发区建成全市首家诺贝尔奖得主工作站;丽水学院引进博士到岗71人,超过2018—2020年三年博士引进数之和,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为教育、农业、护理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丽水全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4.4万多人、博士650人、硕士2417人,分别是2020年的1.8倍、5.5倍、5.3倍。

让丽水成为既有温度、更有获得感的人才创新创业最佳栖息地,正逐步从理想变为现实。在丽水各地,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人才之家”已然市县全覆盖,“丽水人才码”迭代升级,提供了人才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让丽水如愿成为了全国首个专业化人才服务基地。

在与市民幸福感、获得感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统筹机制上,丽水不断加强教育、医疗资源统筹,创新医保制度运行模式。近年来,丽水市先后引进上海世外、上海翔宇、华东师大等省内外优质教育品牌和资源,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提升丽水教育开发度和办学品质;打造“一校一品”特色专业,大力推进“三名工程”建设;推进“绿谷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绿谷名师”六级成长阶梯,以及“绿谷名校长”三级成长阶梯建设。

2021年至今年3月底,全市“智慧流动医院”开展巡回医疗服务13566个村次,出诊车次10668次,开展医疗服务75余万人次;在线实时监测行驶里程36.7万公里,车内调取健康档案8.3万人次,在线医保结算近540万元,开展远程会诊102次,山区群众实现“看病少跑路,小病不出村”。

2020年以来,丽水市通过制度重塑创新设立政府引导型全民健康补充医疗商业保险制度——“浙丽保”,2021年和2022年“浙丽保”参保人数分别为204.5万人和224.9万人,参保率高达85.3%和93.3%,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远超全国各类商业健康保险。

最后是丽水产业招商统筹机制,依托丽水市招商引资“一张图”数字平台,开发项目统筹管理图,建立市域“招商项目共享池”,目前已有95个项目入池,实现招商项目跨区域统筹分配。

2022年一季度,全市共引进大项目58个,同比增长56.8%,总投资额167.9亿元。其中,制造业大项目46个,占总数的79.3%,同比增长64.3%;总投资额149.1亿元,占总数的88.8%;新增工业用地1595亩。

“一带三区”机制共谋、平台共推,最后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八大标志性项目的共建共享。

八大标志性工程,即“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工程、水经济发展示范工程、丽水瓯江山水诗路建设工程、“康养600”小镇建设工程、“一带三区”通道大畅联工程、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工程、瓯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八大标志性工程是丽水建设“一带三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骨肉和血脉。

这八大标志性工程一共涉及168个子项目建设,在2021年累计完成投资17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其中,华东优质水产业园招商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市正在加快推进以5G通信网络工程为重点内容的新基建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亿元。

浙江丽水处处景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一带三区”承载着丽水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梦想,跨山统筹集成新优势,项目重塑工作新体系,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丽水,将用奋斗成就使命,以实干托起梦想,让上下同欲者胜,共谋共推共建山区县共同富裕的未来。(叶浩博、叶芳、史瑶靓、记者沈贞海)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