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投资姜明明:发挥股权投资战略性作用助力大国创新
摘要:市场的包容性,融资服务的精准性,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姜明明
近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报告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涉及到支持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创业投资发展,支持制造业发展等多项内容。
股权投资对于加速创新资本形成、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效能,股权投资应发挥“战略性”作用助力大国创新。
股权投资为科技创新注入动能
2021年,在国内经济复苏与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的双重驱动之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保持规模平稳增长。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46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2.41万只,总规模达19.76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已突破10万亿元。
股权行业的稳中向好,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长期畅通的直接融资渠道,同时也为创新生产资源要素的充分涌流创造了充足的空间。股权投资机构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体现为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断引导资本、技术、信息、人才、市场等各类要素向创新前沿汇集。
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显著特点,企业在快速成长和持续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投入。股权投资机构积极落实“投早、投新、投硬科技”,借助专业团队的行研、尽调,层层筛选,审慎判断,发掘高潜力创新型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同时瞄准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的痛点难点进行多维度投后赋能,有助于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促进科技、产业、资本的深度融合。
基金、科研、管理三位一体成为破题关键
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我国创新要素支撑更加坚实。经济质量效益和发展的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均不断提升。但与此同时,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仍有待破解。
一是科研技术供需相对不匹配。部分高校与研究所进行的科技成果研究,与行业前景和成果转化脱节,有偏离市场需求的现象,导致企业难以承接成果转化。
二是商业化能力相对薄弱。科研技术人员往往聚焦技术本身,成果转化需要历经小试、中试到产品,从产品再到商品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需要系统性规划,涉及产品研发、运营策略、市场投放、资本引进、规模扩张等专业化运作,需要具有丰富全面经验的投资人的辅助,来帮助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提高抗风险能力。
三是人才链条有待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还涉及法律财务、企业管理、商业谈判等多样化的专业技能需求。单纯科研人才背景的团队往往无法满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对于公司运营与公司治理等复杂问题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将 “教授的力量”、“基金的力量”和“管理的力量”汇在一起,或将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充分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自主创造性,有助于保障创新成果的根本源头;基金作为高效的金融支撑,能够助力企业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科学的管理运营是企业的立身之本,专业投资机构的投后赋能,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经营能力,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发展格局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推进,全球创新版图正在加速重构。如何将优质资本引导到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领域,如何进一步把资金系统地引向高科技的创新领域,引入到最有活力的中小创新企业,成为资产管理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也陆续体验到“定制化”的融资服务: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北交所聚焦“更早、更小、更新”……报告中也强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市场的包容性,融资服务的精准性,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支持科技创新,私募股权既要依靠“国家队”对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引领性投入,也要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协同分工形成合力,全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创新技术突破、前沿技术布局,助力科研项目走出实验室,落地祖国大地生根发芽,持续释放创新动能,推动实现高水平大国创新。(作者系盛世投资董事长)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