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大连“十四五”期间太平湾等港口建设和完善老机场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总投资近500亿元

2022-03-21 16:39 中国发展网 施文郁

摘要:据悉, 2021年,《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规划首次纳入“十四五”“1+2+7”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实施,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3月12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研究院在大连海事大学挂牌成立,来自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多方资源齐聚大连,共同探索“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为促进大连港航和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提供新动能。记者采访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太平湾等港口建设投资将达89亿元,空港升级完善老机场,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投资达410亿元。

据悉, 2021年,《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规划首次纳入“十四五”“1+2+7”交通规划体系编制实施,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经过多年发展,大连航运中心已经形成以海空两港为核心、多式联运综合枢纽和港航物流园区为支撑的发展布局;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产业基础不断升级、创新发展加快推动,全市物流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未来,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GDP“三年过万亿”的总体目标要求,大连将乘势而上,全力推动航运中心赋能升级,完善物流中心功能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大连市已形成以哈大、丹大铁路网和“两纵一横两连”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以“一岛三湾”为核心港口集群,以周水子机场和大连北站为重要门户,涵盖公路、水路、铁路、民航和公交、地铁、出租汽车等诸多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服务网络,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1年,大连市持续发力,完善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布局。渤海大道南段、旅顺中部通道金柳路段和旅顺段建成通车,构建起进出主城区新的快速通道。金普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并与快轨3号线贯通运营,我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200公里,实现所有区全覆盖,有力助推沿线发展。

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大连新增5条外贸集装箱航线,集装箱班轮航线总数恢复至疫前水平;开拓混矿环渤海水水中转业务,开通“大连—丹东”“大连—营口”集装箱支线,打造以大连为中心的支线中转平台和铁矿石组合港;发挥“深水泊位+储罐规模”优势,建设面向辽宁沿海、鲁北、河北等原油中转分拨体系,油化品中转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新一届市委提出:“加快建设亚太对流枢纽,推进航运中心赋能升级,建成具有较强区域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要求,大连市将进一步聚焦航运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太平湾等港口建设投资将达89亿元,空港升级完善老机场,加快推进新机场建设,投资达410亿元;进一步推动海空两港联动发展,打造油品、矿石、粮食、水产冷链等大宗散货国际中转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枢纽,推动大连成为东北亚集装箱和汽车滚装枢纽港;进一步优化港航营商环境,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单一窗口”覆盖国际贸易全链条,建设航运中心大厦,吸引大型航运服务机构来连落户;进一步融合自贸区发展机遇,对标上海和海南自贸港,健全与国际对接的制度体系,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机遇,深化与日韩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经贸合作;进一步构建临港临空产业体系,延长石化等传统产业链条,加快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推动邮轮经济全产业链布局。

记者采访获悉, 2021年,陆续开通大连至德国杜伊斯堡、大连至莫斯科别雷拉斯特、新西伯利亚经绥芬河至大连回程班列、大连至莫斯科沃尔西诺班列、白俄罗斯明斯克至大连回程班列等。初步形成东、中、西“三通道”多线路、多口岸发运和往返“双向”开行模式。大连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0列,完成箱量1.2万TEU。同时,开辟“东亚-大连-中亚”商品车多式联运陆海联运新通道,完成商品车跨境铁路运输22列,发运商品车超过4000辆。国际物流通道的构建,为我市经济、贸易和产业发展提供多维度、多线路的物流路径选择。

截止目前,大连全市已建成物流园区12家,其中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冷库规模达40万吨,已发展成为我国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技术最先进的冷链物流中心。积极打造三十里堡智慧物流核心区,推动大北国际物流园物联网仓配中心等智慧物流园区建设。坐落于自贸片区总投资1亿元的大连德邦物流管理有限公司产业园项目已基本完工,即将投产运营。

责任编辑:吕娅丹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