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提标专项行动大会
摘要:沈阳市将继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组织保障。加强营商专员、营商联络员、营商工作专班三级体系建设,对营商环境各指标领域实行“红黑榜”发布机制。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 记者刘桂菊 2月28日,沈阳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提标专项行动大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推动沈阳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同志主持。会上,市政府副市长王庆海同志对2022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大东区、市税务局、国网沈阳供电公司主要负责同志分别作了表态发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新伟同志就进一步做好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出有关要求。会议印发了《沈阳市2022年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沈阳市区、县(市)营商环境调查研究报告》、《2021年沈阳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2021年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措施落实情况评估报告》。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区、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营商环境建设的要求和部署,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努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去年,沈阳市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成绩被评定为优异。深入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一网通办”各项指标示范引领全省,全市累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807.8万件,全程网办事项占比由年初的61.8%提升至99.4%,实际网办率由年初的53.4%提升至93.8%,即办事项占比由年初的34.3%提升至70.3%。“全程电子化”能力广泛应用,累计发放电子证照2600余万册,市、区部门电子印章100%覆盖;公积金提取等292项高频便民服务应用实现“掌上办”,全市已建成511个社区政务服务驿站。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聚焦法人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办事需求,集成办理事项、精减申请材料、优化再造流程、加强业务协同,实行“一次告知、一表申报、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已完成“入学”“新生儿”等611件“一件事”上线运行,累计访问量270余万次,办理量超70万件,“一件事”套餐数量已达到上海、杭州等先进城市水平。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划分为14类流程,将行政审批、技术审查和公用服务等76项事项纳入全流程管控,实施方案联合审定、施工图联审、多测合一和联合验收,推动落实带方案出让、建筑师负责制、区域评估、标准地、告知承诺制,工程建设项目总体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围绕政府失信、办事难、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市场准入难、企业正常跨区迁移难、中介机构服务不规范、政策落实难、企业生产要素保障难、招投标不透明、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知识产权保护难等11个领域,连续五年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活动、实施“一联三帮”,全市10473名干部联系帮扶16617家企业,将惠企政策“三直一快”(直送、直办、直达、快办)送到企业,累计帮助企业解决16780个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下一步,沈阳市将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主动对标首批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引领实施高标准营商环境行动,持续加大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力度,推出更多首创性、突破性制度创新成果,构建法治化、数字化、标准化新型营商生态,推动沈阳营商环境整体建设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一是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服务环境。以“只提交一次材料”为引领,构建舒心、暖心、贴心的政务服务场景,实现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线上线下深层次融合、服务能级跨越式提升,2022年底前,申请材料总数压减60%,80%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85项事项实现“零材料”申报,上线932项“一件事一次办”,100项服务实现“都市圈通办”。二是打造“法治良好”的诚信法治环境。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构建立法系统科学、执法规范有序、司法公正高效的高水平营商法治保障格局,出台《沈阳市社会信用条例》,建立沈阳知识产权法庭,推行24小时“不打烊”立案。三是打造“成本竞争力强”的市场环境。扩大“免申直返”应用场景,企业开办压缩至3小时零成本办结,着力推动制度性交易成本、生产要素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等综合成本整体降低20%,营造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资源要素自由有序流动的市场环境。四是打造“生态宜居”的创新发展环境。打造“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新增5000个普惠性学位,建成20个互联网医院,年底前确保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全面创建舒心就业、幸福教育、健康沈阳、品质养老的宜业宜居宜乐城市发展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服务品质、生态品质、文化品质。
沈阳市将继续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组织保障。加强营商专员、营商联络员、营商工作专班三级体系建设,对营商环境各指标领域实行“红黑榜”发布机制。出台《沈阳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把“法治沈阳、信用环境”牌子立起来。建立产业营商监测数智一体化服务平台,打造营商环境数据中心,结合好政策、好智造等10个营商环境场景应用。选聘专业人士担任营商环境体验官,定期对市场主体保护、市场环境、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方面进行实地体验。深入开展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应用“一事一码”监督系统,精准把控影响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重点领域。在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全方位收集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反映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深度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资源,建立推广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实现即时转办率100%,回访质检100%覆盖,打造政务服务“总客服”、社情民意“感知器”。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