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广州工控混改新突破 广钢气体将于2022年申报IPO

2021-12-23 11:01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12月21日,广州市政府举办广州国资国企实施改革三年行动专场新闻发布会。广州工控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景广军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简称“混改”)企业代表出席新闻发布会,指出广州工控积极推进属下企业混改工作,目前混改率已超过70%,其中,旗下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钢气体”)计划于明年申报IPO。

放大资源优势

投资并购优势民营产业

广州工控作为由广钢集团、万宝集团、万力集团、广智集团4家工业集团重组而成的先进制造业投资集团,在装备、家电及压缩机、智慧楼宇、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方面有着较好的行业积累。

景广军介绍,目前广州工控在装备、家电、新能源、智慧楼宇等既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混改,积极与日立、松下、海瑞克、江森自控、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合作,合资建设产业链链主企业,打造行业顶尖产品。目前,日立电梯为广州东塔提供的电梯为目前世界上最高速度的电梯,江森自控日立万宝压缩机率先开发出涡轮变频压缩机,西门子制造的世界最高端直流高压换流变压器开启全球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新纪元。

同时,在混改过程中,广州工控聚焦自身产业补链延链,通过投资并购行业头部企业,快速切入产业链空白和薄弱环节,推动自身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高端装备领域,我们并购高科技上市公司山河智能,壮大了广州国资工程机械规模,填补了航空产业空白。在轨道交通领域,我们并购鼎汉技术,在轨道交通车辆的核心竞争力领域取得了率先的突破。在新能源领域,近期我们在锂电池材料、风电机组的安装维修平台、风电机组的高端传动系统、氢能装备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确保了广州工控在新能源领域奠定了自己的行业地位。今年,我们还与本地轨道交通龙头企业佳都科技、白云电气、广州地铁等联合组建大湾区轨道交通产业投资集团,开创了轨道交通领域机电产品的系统集成标准解决方案,并围绕广州地铁、长达地铁构建了机电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全国轨道交通领域市场快速扩张推广。

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

推进广钢气体实现产业突破

景广军在会上介绍,广州工控正通过混改加速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广钢气体的培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广钢气体的混改过程中,着重选择具有半导体、芯片等背景的产业投资者和国内外知名的战略投资者,在战略资源、业务发展、公司治理及市值背书等方面为公司赋能,牢牢把握全国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业布局的黄金机遇期,成功突破外资垄断。

同时,积极推进员工持股,允许员工通过持股平台以外部投资者的认购价格同步入股,引入资金约2.3亿元,累计引入社会资本12亿元,有效支撑了广钢气体全国产业布局和半导体领域突破。

据景广军介绍,广钢气体将于2022年申报IPO。

此外,景广军还介绍,目前,工控集团旗下有69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85个国家和省市的创新平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与在广州地区的一批国家级、省级实验室和创新研发平台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计划未来在新兴产业领域69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一批创新成果,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为广州打造更多制造业领域单项冠军做好铺垫和准备。

聚焦混改企业

探索职业经理人与人才激励有效路径

景广军在介绍广州工控混改时指出,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过程中, “混” 只是手段,“改”才是目的,通过公有资本与非公资本优势互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才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目前,广州工控正逐步建立“突出经营业绩、突出刚性考核”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 “考核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衔接”的工作机制,推动集团目标与混改企业目标一致,落实到位。同时,建立骨干员工股权激励机制,促使公司利益和管理团队利益深度绑定。在对山河智能混改过程中,通过对公司548名高管和技术、业务骨干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混改后在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自主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卡脖子问题。此外,广州工控还探索工资总额备案制。授权董事会根据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水平等决定工资总额,建立与市场水平相适应的薪酬机制。广钢气体混改后吸引跨国巨头近100名专业人才加盟,为公司发展集聚了一批高端引领、自立自强的战略人才队伍。

景广军介绍,广州工控作为广州国资第2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承载广州打造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历史重任,我们将主动对标现代高端装备、绿色石化和新材料、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等现代产业链,通过混改大力培育链主企业,着力打造体制机制先进、经营管理规范、发展眼光长远、协同效应明显、业绩增长迅速的广州国资混改“样板”。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