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装备可靠性、数字化水平提升——2021年第六届全国机械工业可靠性技术应用交流大会广州开幕
摘要:装备数字化展览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多家数字化实施上下游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及集群重点企业现场进行案例分享及解决方案展示,吸引了与会装备制造企业参观交流,显示了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
中国发展改革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12月1日,在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佛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主办,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广东省振动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的以“智能升级、质量提升、可靠发展”为主题的“2021年第六届全国机械工业可靠性技术应用交流大会暨华南(广州)智能装备大会及装备数字化展览会”在广州开幕。本次大会为期两天,内容包括“2场大会(可靠性技术应用交流大会、智能装备大会)、3场技术分论坛(装备可靠发展和质量提升论坛;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论坛之工业互联网和数据采集、工业云平台和数据安全)、1个展览会(装备数字化展览会)、1场现场观摩”。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以及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领导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的内容非常丰富,吸引了来自全国相关院校、科研单位、企业的机械行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专家以及数字化技术专家,以及企事业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参与会议。本次会议还得到了国际知名专家的关注,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国际顾问、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结构耐久性与系统可靠性研究所(LBF)所长、德国智能材料技术联盟主席托比亚斯.梅兹教授特别发来视频演讲,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表达他对推进装备高质量发展的观点。
本次活动是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活动之一,将有力地促进产业集群内外部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受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市人民政府委托,广东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作为2020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机构,致力于统筹协调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资源和促进集群成员合作交流,推动智能装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借本次大会召开的契机,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及促进机构、业务机构代表、集群企业代表共同发出“协同培育世界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的倡议,同时,举行了检验检测、大数据、知识库、金融等集群生态合作伙伴授牌仪式。同期召开了“广东省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四市推进工作会议”,研究讨论产业集群培育推进相关工作。
据悉,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是全国规模最大、品类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的智能装备集聚区域,涵盖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激光与增材制造等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支撑着广东省14万亿元工业生产体系,促进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基础核心产业。面对国家大力推动供给侧改革以及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发展机遇,以及国家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广深佛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以“产业数字化、技术自主化、立足大湾区、面向全世界”为主线,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链优化完善,在支撑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强自主品牌建设与全球市场开拓,促进加快建成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本次大会聚焦装备可靠性、装备数字化两大重点,着重关注装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升级、质量品牌提升、高可靠性发展,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等相关行业专家进行多个技术应用专题演讲,另外还有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马陆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广州信邦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专家的实际应用案例分享,涉及可靠性设计与验证、机械结构可靠性仿真方法与应用、重型汽车失效分析及质量改进、追求可靠性的系统方法、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机械装备振动噪声抑制等可靠性技术内容,以及智能检测赋能工业质量控制、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路径、工业互联网安全、智能化赋能对抗生产安全风险等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提升内容。广东夽谷科技有限公司、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鼎捷软件有限公司、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行等则为装备企业带来了工业云平台、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金融等行业解决方案,助推装备企业数字化升级、高质量发展。
装备数字化展览作为本届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多家数字化实施上下游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及集群重点企业现场进行案例分享及解决方案展示,吸引了与会装备制造企业参观交流,显示了装备制造企业开展数字化升级的迫切需求。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