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DCITS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图书全新发布
摘要: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CFT50学术成员高峰表示,数据治理是保证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提高数字金融治理水平。其次,视频银行与5G富媒体将成为数字金融新风口,在5G富媒体技术支撑下,线上远程的财富管理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发展网讯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与之相应,金融领域也是如此,虽然存在风险与挑战,但全球金融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并且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
近日,“数字金融创新应用与发展”研讨会暨“NIFD-DCITS金融科技创新案例”新书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来自监管部门、学术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数字技术企业等“政产学研用”的重要嘉宾相聚金融街,为数字金融创新应用与发展建言献策。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并总结了金融科技如何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支持。他分析称,从总的数据来看,我国就业形势良好,但是自全球危机以来,关注度逐渐集中到年轻人的就业情况,其失业率上升值得高度重视。解决如今的就业问题,根本上要靠金融科技的发展。吸收就业要靠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
此外,李扬谈到,眼下各领域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如经济增长、就业形势、房地产问题、物价波动异常、疫情反复等。因此金融科技的支持力量至关重要,经过规范发展,金融科技可以解决很多领域的问题。应该支持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创新,鼓励各方通过案例研究的平台,多交流、总结经验和建议,为国家健康运行提供支持,为金融效率提升做好服务。
北京市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孙硕指出,北京金融街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聚集了“一行两会一局”等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总部。尤其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落地,为构建完备的金融生态促进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努力,北京西城区政府将不断优化产业生态和营商环境,加速金融科技创新的要素集聚,积极打造金融企业、科研机构和数字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整合“政产学研用”的各方资源,推动金融产业安全合规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
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结合神州信息业务实践,提出了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的机遇与挑战。在他看来,一方面,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是大势所趋,构建场景金融是必然道路。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助力普惠金融面临诸多挑战。他指出,把实体经济的数据转化为银行可进行风控管理,监管机构可监管的金融资产,面临法律、技术、行业壁垒等多方挑战。神州信息在数字数据的解读,重点围绕农业农村及中小微数据的解读上做出了大量尝试,下一步如何把分散的场景与银行业核心系统整合在一起,是新的技术挑战,云原生、数据原生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可能性。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CFT50学术成员高峰表示,数据治理是保证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石,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提高数字金融治理水平。其次,视频银行与5G富媒体将成为数字金融新风口,在5G富媒体技术支撑下,线上远程的财富管理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工商银行首席技术官吕仲涛分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从顶层设计方面,加强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的统筹管理和规划布局;二是建议完善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应用的标准体系,多方位推动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三是建议加强跨行业及“产学研用”协同合作,全面推动区块链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总经理王怡表示,从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来看,数字化转型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决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其本质是用金融科技新技术对传统银行经营管理的解构与重塑。数字化转型需要的四个关键能力:一是数据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二是构筑“开放+场景+生态金融”的能力。三是快速响应、快速产品创新的能力。四是全方位“客户洞察+金融服务”的能力。
为期一年的“第二届NIFD-DCITS全球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在研讨会上公布成果。经过评委会专家的认真审阅和评定,有28个案例从150余个初审案例中脱颖而出,涵盖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互联技术、分布式等新技术在银行业、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企业等场景的创新实践,为推动新技术与金融业务场景融合提供了重要参考。本届入库案例,将收录于《“数字经济+科技向善”金融科技创新实践2021》一书。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