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长春市:打造 千亿产业新高地 加快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11-24 11:18 中国发展网 李娜 记者 倪文忠

摘要:长春市紧紧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确保“十四五”末期全市医药产业向千亿级产值目标迈进。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李娜 记者 倪文忠 长春“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千亿级医药产业是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长春作为“双廊”之一“长辽梅通白延医药健康产业走廊”的核心支撑,已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医药产业的新高地,转型升级的新样板。

长春市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三个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国内最大的基因药物生产基地、全国第一个干扰素中试基地、第一个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工业化生产基地,始终领生物医药产业之先,居科技创新发展前沿。持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吉林骄傲:本土企业生产的国内独家经鼻喷接种的鼻喷流感疫苗,打破了国外巨头对该细分领域的长期垄断;激光治疗设备年销售规模均占据全国同行业之首;迪瑞医疗填补了国内妇科诊断领域流式镜检技术的空白;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一个个科技创新“硬核”,一次次引领行业之先,让长春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发展医药产业,长春不遗余力。特别是近年来,长春市工信局紧紧围绕省市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和部署,积极发挥医药产业的基础优势,围绕动能培育、项目建设、发展环境、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品牌建设等环节精准发力,固根基、扬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全市医药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如今,长春医药产业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拥有了一批国内国际知名的品牌企业,拥有了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先进技术成果,打造了一批国内外领军的优质产品,有力推进了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加快打造医药健康产业走廊“核心圈”,不断提高医药产业集群辐射带动作用,长春大有可为。

潮头知浪急,登高见云阔。有长春市委、市政府的战略谋划,有长春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的精心服务,加之扎实的发展底盘、雄厚的产业积淀、聚势迸发的集群效应,长春医药产业一定会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勇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排头兵,在贯彻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扛起“一主”担当,蓄势添力,鼓劲扬帆。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对于长春市而言,医药产业是发展的潜力、活力,更是不竭的动力。

初冬时节,走进长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感受到的仍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设备加紧安装调试、物料车辆来回穿梭,到处是铆足干劲儿加紧施工的忙碌身影。据介绍,长春高新集团瑞宙生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已落位产业园,预计2023年6月竣工,2025年实现投产,正常生产年份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随着吉林省医疗器械创新示范园项目、长春安沃高新基因工程抗体类药物项目、金赛国际医药产业园、卓谊生物医药产业园、海外医药智能工厂项目,白求恩医药生产基地、百克疫苗基地生产项目、圣博玛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项目等一大批与生物医药有关的项目相继破土动工,长春医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喜人景象。今年1月-10月,长春市规模以上医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9.9%,增速居全市工业产业之首。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预计到2025年,长春将医药产业打造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目标已渐行渐近。

厚积薄发

力塑前沿产业“新优势”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作为全国生物药领域综合实力第一方队,“十四五”开局之年,长春制药领域闪闪发光,医药行业产销规模快速增长。

目前,长春市拥有医药企业245家、医药研发机构357个、重点实验室42个、专业院士13人、医药大品种11个、知名商标41个,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医药产业体系。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优势,强劲的产业发展后劲,长春医药产业显现出极大发展潜力,其中,长春生物制品所的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等多项产品国内首创,四价流感疫苗上市,产值翻番;百克生物的鼻喷冻干流感减毒活疫苗被纳入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流感行动计划……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下,长春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日益夯实,更多新业态、新技术、新平台正在孕育成长,并在不断涵养的产业生态中创新优势、转型升级。

在“强支撑”的保障下,医药产业项目纷纷登陆长春。在长春兴隆综保区,总投资50亿元的吉林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示范园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作为我省首个专业医疗器械园区,这里将建成全省最具特色的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基地和产品进出口基地。“该项目已引进10个优质医疗器械项目,吉林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吉林医工所和医疗器械审评中心也将于近期迁入园区,形成“一体化”服务体系。”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将会成为全省医疗器械产业的服务高地。

这仅仅是长春市医药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医药产业已成为长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破口、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大批创新型医药企业从长春高起点起跑,为长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抢占先机,为高质量发展续足后劲。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项目审批、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的问题,长春市做好服务支撑,审时度势、逐一破解,推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在工信局等相关部门的扶持下,金赛药业生产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占据了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今年前三季度实现了56.6%的超高速增长;百克、祈健等重点企业也实现了超过40%以上的高速增长……

项目建设加速释放新动能。一个个高端、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项目竞相迸发,提升了长春医药产业的集群优势。在重点项目建设上,长春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有力举措,构建领导包保、一线办公、现场帮办、联席会商工作机制,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推动金赛国际医药产业园、卓谊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安沃基因工程抗体类药物生产基地等一批疫苗和基因工程药物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稳步推进长春高新创新药生产基地、海外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东元制药10亿片利伐沙班片生产基地建设;在中药领域,吴太医药产业园二期、北药集团中药制剂生产基地、白山本苜中药产业园进展迅速;医疗器械领域,圣博玛生物医用材料、吉林熔喷布及生物医学材料生产基地、中亿医药1万吨生物高分子降解材料填补了长春市乃至我省在相关细分领域的空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有了科技、人才、服务等方面的“硬支撑”,一个又一个生物医药产业龙头项目争相落位,不仅为长春带来当下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更储备了未来的发展潜能。今年,长春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医药产业项目60个,总投资323亿元,全年医药产业投资预计将实现翻倍增长。

亲商扶商

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是怎样的“强磁场”才会吸引生物医药项目的纷至沓来?

“长春不仅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更关键的是亲商、重商的营商环境。”吴太医药产业园二期项目负责人一语中的。谈起落户长春时的情景,他记忆犹新:“我们的项目手续比较复杂,长春市工信局专职人员主动帮助,了解需求,为我们提供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近年来,围绕推动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壮大,长春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十四五”率先突破的关键一招,先后出台了《长春市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长春市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长春新区、经开区、净月高新区、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九台区纷纷将生物医药产业或者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目前,全市已有重点医药产业园区6个,总占地面积达418万平方米。

营商环境的“全心全力”,换来了企业投资发展的“信心满满”。当前,北湖生物科技园、亚泰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园、高新南区医药产业园、吉林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示范园、九台中古(长春)生物技术产业国际合作区等产业集聚区正在加速形成。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长春市工信局突出市场主体升级培育,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万人助万企”等促进企业升级发展的一系列机制举措,推动医药企业通过新品开发、技改扩能、上市融资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长春市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共56户,其中亿元以上26户,涌现出修正高新制药、普华制药、灿盛生化中间体、国药一心、卓宜生物、吴太感康、人民药业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并拥有长春高新、迪瑞医疗、亚泰集团、百克生物4户上市医药企业。这些成绩的背后,不仅体现了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壮志,更是对长春市医药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长春市工信局全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联合中科院长春应化所组织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精心选取膀胱癌灌注化疗纳米制剂的开发、普适性生物基因精准检测试剂等9个项目,向50余户医药生产企业进行了推介;先后培育创建了生物医药领域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3个、市级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9个,推动科英激光、迈达股份、富生医疗3户企业成功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力推动创新体系搭建;此外,还组织太阳鸟再生医学与长春工业大学就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室设备共享和科研人员互派等达成合作意向,推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无血清)研究开发、免疫细胞治疗关键技术研发及转化应用的研究等29项在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与本地企业开展成果转化应用。

突出培育拳头产品,持续引导和支持重点企业加强质量体系、品牌推广和自主创新,打造出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广泛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点产品。目前,长春市拥有独家医药品种56个,中药保护品种9个,拥有复方氨酚烷胺片、参一胶囊、复方金银花颗粒等产值过亿的大品种11个。为了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政策环境,长春市紧盯医药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主动帮助研究解决,助力创新发展,2021年9月,长春市工信局联合长春生命健康产业研究院、诺尔曼医学中心举办“医药行业企业家沙龙”活动,就对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批准文号转让、新药研发及申报等情况,向30多户医药企业进行辅导授课。在“万人助万企”行动中,长春市工信局围绕医药企业人才招聘、公共交通、国际货运等问题,全方位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保障。长春市工信局医药工业处还与企业建立了“一对一”联系制度,服务企业责任到人,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

今年,长春市构建和发挥“长春亲清政企关系”微信群作用,针对9月以来全省用电紧张局面,组建市、区两级有序用电工作专班,积极协调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和省市供电部门,将所有的医药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用电保供企业名单,全力保障企业不间断生产。

在政策支持方面,积极组织医药企业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2019年以来,组织吉林亚泰医药产业园配套设施及高新技术研发和中试车间、长光华大基因测序设备超高通量基因测序装备、新产业光电高通量基因测序用激光系统开发及产业化等36个项目获得国家、省级专项资金4869万元。

长春市还通过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流动和组合,推动医药产业创新、提速。

谋深谋远

打造千亿产业“新高地”

宏图谋定,战略铺开。长春市紧紧把握发展战略机遇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确保“十四五”末期全市医药产业向千亿级产值目标迈进。

在项目招引上。超前谋划、整体部署,跨区域整合土地、科技、人才、平台、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建设具有长春产业特色的“长春生物谷”;加强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加速吉商医药企业回归,吸引更多全球制药500强企业来长投资;强化对重点项目引进、投产、运营的调度和服务,切实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达产达效。

在机制保障上。加快扶持一批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批在行业细分领域竞争能力强、产业模式新、发展潜力大的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支持本地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壮大规模实力,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层次。组织医药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类展览与推介,定期组织“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开展深层次产业合作。落实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补齐创新药物开发、中药制造智能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智慧医疗器械等发展“短板”。

在平台建设上。充分发挥长春市高校院所聚集的资源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合作平台、产业创新合作联盟等新型产业促进平台载体,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院所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商品化、市场化的周期。统筹使用各类扶持资金,支持一批医药重点企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创新型优势产品。特别是要建立工作专班,盯紧长春市企业在外地建立的研发中心,确保所有研发成果都要在长春实现产业化。

在资金扶持上。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通过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各类机构,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新药研发、中试验证、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完善银企对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于医药企业的金融产品。紧抓国家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机遇,将医药企业优先纳入上市培育体系,支持医药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融资。

在人才引进上。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支持生物医药企业,面向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通过顾问指导、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引才用才。在科技分红、住房保障、家属安置、子女教育、就医服务等方面,制定更具突破性、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两院院士及团队、产业高层次人才、产业技术人才和应届大学生来长创业。实施企业家培训工程,通过项目扶持、金融支持、创新服务等方式,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力优秀企业家群体。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面对加快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长春市紧紧抓住机遇期,深化“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实施“三强市三中心”和“六城联动”战略,构建“医药食养游”大健康产业链,加快打造医药健康产业走廊长春“核心圈”……发展医药产业,长春足音铿锵;迈向“北方药谷”,长春仍须更进一步。通过科学谋划,锚定目标,扎实推进,长春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规模千亿的医药产业的美好愿景正愈发清晰可见。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