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哈尔滨市12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21-11-12 11:28 中国发展网 倪馨 记者林强

摘要:据悉,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倪馨 记者林强报道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黑龙江省共有1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哈尔滨市有12项成果获奖,占全省的85.71%。获奖项目涵盖了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等领域。这些科技硕果,反映出哈尔滨市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攻克“卡脖子”重大技术难题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不仅助推科技强省建设,更为我国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做出贡献。

在哈尔滨市12项获奖项目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包括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持完成的“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等3项通用技术和2项专用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包括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参与完成的“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5项通用技术和2项专项技术。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王爱杰主持完成的“污水深度生物脱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研究历经十余年攻关,提出了水处理微生物呼吸代谢调控新原理,创建了优化生物脱氮路径、加速呼吸代谢进程和强化微生物代谢偶联等新方法,发明了控碳脱氮、解构脱氮和自养脱氮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突破了低成本深度脱氮的技术瓶颈和工程难题。该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46项,在全国19个省市87项污水处理工程中进行了规模化示范和应用推广,为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污水处理厂达标减排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年净化污水量7.6亿吨,实现COD年减排16.07万吨、总氮年减排1.99万吨;近3年新增销售额19.93亿元,新增利润4.96亿元。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刘俭教授牵头的“超精密三维显微测量技术与仪器”项目突破了光学三维显微测量原理的多种瓶颈效应,攻克了椭球反射式显微物镜设计的理论与制造难题,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提供了超精密级测量手段和装备保障,理论成果填补了国际标准计量的理论空白,使我国先于国际社会确立了光学显微仪器微结构三维表征的定值体系。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长明研究员参与完成的“猪圆环病毒病的免疫预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经历十余年科研攻关,研制成功我国首创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LG株),为我国猪圆环病毒病防控开辟了新纪元。该疫苗以国内分离的流行毒株为种毒,通过细胞传代,培育成一株细胞培养适应毒株;经过病毒培养条件的优化,其繁殖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验室、中间试制及临床试验证实,该疫苗安全性好,免疫效果确实,免疫保护率达96%。通过疫苗技术转让,5家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疫苗产品在全国推广应用,推广规模达5.5亿头份,创直接效益10.5亿元。该成果为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据悉,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大奖项,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至今,共有33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其中,来自哈尔滨市工业大学“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新体制雷达专家、刘永坦院士分别荣获2009年度、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