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和2021年度创投机构青睐企业榜单发布会
摘要:作为“四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符合“四新”经济发展方向,具有科创引领、跨界融合、高速成长、快速迭代的明显特征,是推动青岛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有生力量。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孙文艳、记者安然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部署要求,集中展示近年来青岛市“双招双引”和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市场主体的工作成果,2021年10月25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直有关部门、青岛市企业联合会、青岛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遴选发布了2021年度120家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和100家创投机构青睐企业榜单,并对2020年投资青岛有较大贡献的11家创投风投机构兑现奖励资金。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市政府、青岛市直有关部门、相关企业、金融机构、创投机构、商会协会等参加了发布会。
作为“四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符合“四新”经济发展方向,具有科创引领、跨界融合、高速成长、快速迭代的明显特征,是推动青岛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的有生力量。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先锋队”,上榜企业多数掌握硬核科技、拥有专业团队,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最前沿,引领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新风尚,是传统产业迭代更新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探路者,有力的推动了青岛市加速新旧动能转换进程。
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试金石”,近200家上榜企业中,有六成以上是青岛市近年来“双招双引”的成果。伴随创业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青岛市深入推进以产业聚人、以环境留人,加快打造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法治环境、政府效能、创业便利性、生活舒适性的快速优化提升,吸引了部分上榜企业将总部和人才团队整体搬来青岛。
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突出轻资产特征,综合考虑产业赛道、企业规模、成长速度、盈利能力、资本跟投等指标情况,经部门推荐、企业申报和专家评审等程序,由青岛市发展改革委、青岛市科技局、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市企业联合会、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联合遴选,共120家企业。其中,崂山区23家,城阳区18家,胶州市16家,西海岸新区15家,即墨区15家,李沧区10家,莱西市8家,市南区6家,平度市4家,市北区3家,青岛自贸试验区2家。主要呈现出 “高、新、强、大”四个特点。
“高”,即成长起点高,上榜企业在青岛注册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年,有86家达到规上/限上企业规模,占全部企业的71.7%,目前发展势头良好。
“新”,即行业领域新,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电子商务、现代金融等新赛道和热点赛道,无新增建设用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特征明显。
“强”,即创新能力强,上榜企业普遍拥有院士、博士等领衔的高层次人才团队,部分企业通过与院士工作站、研究机构、高校院所等密切合作,在技术、产品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创新奇智科技集团开发了世界级的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AI技术,成为国内领先的企业AI解决方案提供商。
“大”,即发展潜力大,120家上榜企业中,有42家企业获得创投机构投资,占全部企业的35%,部分企业投后估值已超过亿元,能链、特来电等已成为独角兽企业,企业发展空间广阔。
青岛市创投机构青睐企业榜单,主要聚焦2019年以来获得创投风投机构投资的企业,经部门筛选、企业申报、区(市)推荐、专家审议等程序,由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市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协会筛选,共100家企业。其中,崂山区18家,西海岸新区15家,高新区14家,城阳区13家,即墨区9家,市北区7家,莱西市7家,李沧区5家,市南区4家,胶州市4家,青岛自贸试验区3家,平度市1家。
从行业类别看,科学研究、软件信息、高端装备、新零售等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行业最受创投机构青睐,这些企业占到全部上榜企业的80%以上,投资领域与青岛市产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从投资主体看,在青注册的创投机构对本地企业投资参与度高,投资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0%以上。市政府引导基金参股的本地创投机构发展迅速,投早投小成为趋势;市(区)两级国有企业对辖区内优秀企业精准投资,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加快成长;一批国内知名创投机构来青投资,积极参与全市新兴产业布局。
从企业成长阶段看,约80%的上榜企业尚未纳统,大多处于种子期、成长期,这些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借助创投加速成长,成为青岛“四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随着全球创投风投中心的建设,近年来,各类创投风投机构积极投资青岛市新兴产业领域,助力“四新”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2020年度,青岛市创业投资实际募资额和实际投资额总量名列全省第一,获得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财政厅300万元创业投资奖励。根据青政发〔2019〕11号文件及相关实施细则,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统筹运用省、市、区(市)奖励资金,对2020年投资青岛有较大贡献的11家创投风投机构兑现奖励资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四新”经济发展,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推进新经济业态模式发展的意见》、《青岛市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的意见》等文件,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机器人、氢能、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新零售、数字文娱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培育“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四新”经济实现量质齐升。2020年,青岛市 “四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041亿元,占山东省“四新”经济总量的18%,占青岛市生产总值的32.6%。“四新”经济市场主体达到2.2万户,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0家,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12家、省瞪羚企业7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独角兽企业达到9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独角兽第二城。
下一步,将围绕青岛市新经济潜力企业榜单,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年遴选一批新经济潜力企业,强化政策、资金、人才等扶持,在精准培植“四新”经济上加力突破,加快打造北方“四新”经济发展新高地。
加强“四新”经济企业政策支持。加快实施新经济潜力企业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抓好产业链发展政策、新经济企业培育政策、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双招双引”政策等落地实施。用好“政策通”平台,加强政策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实效性,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壮大“四新”经济市场主体,争取涌现更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青岛市发展改革委、青岛市企业联合会等将联合推出年度新经济新锐企业,给予相应财政政策支持,强化标杆和示范引领效应。
引导要素向“四新”经济企业聚集。围绕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聚焦知识、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着力在供场景、聚资源、促融通、提密度上下功夫,导入信用评价、金融赋能、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创建、企业人才评定、应用场景开放等多种方式,促进更多要素流向快速“四新”经济企业。
优化“四新”经济企业协同服务。围绕“四新”经济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和全流程服务。依托行业商协会、产业联盟搭建企业沟通协作平台,促进企业优势互补发展。发挥中介机构专业优势,围绕会计、法律、咨询、人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鼓励大企业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协同创新、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链创新生态,引领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