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制造”通江达海走向全球
摘要:在疫情影响下,宜昌港务集团今年1至8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2771标箱,比2019年同期增长6%。
中国发展网讯 【名片】“左手搬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宜昌港务集团经营管理白洋港、枝城港、云池港、宜都港、秭归港五大港区。生产作业泊位30余个,码头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超过2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50万标箱,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居湖北省第二。在集装箱班轮的迎来送往中,宜昌港务集团积极助力宜昌建设长江咽喉枢纽,加快建成通江达海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9月22日,宜昌港务集团白洋港。一批秭归屈姑食品生产的黄桃罐头,搭上出关的江轮“仲泰99”。之后,这批宜昌特产将在上海港换乘海轮,穿越太平洋,最终抵达大洋彼岸的客商手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地处内陆的宜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借船出海”,打通“宜昌—武汉、宜昌—上海、宜昌—重庆”外贸主动脉。以化工、建材、食品、医疗器材等为主的200余种“宜昌制造”,从宜昌港口出发可达世界任何一个海港。
在疫情影响下,宜昌港务集团今年1至8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2771标箱,比2019年同期增长6%。
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4001标箱。
逆势上扬 外贸吞吐量完成24001标箱
9月23日,白洋港集装箱重箱堆场一派繁忙。大型场桥起重机在空中来回移动,将一台台卡车上的集装箱吊进堆场,等待班轮到港后上船。
去年11月,宜昌港务集团集装箱业务由云池港全部迁移到白洋港。这里成为宜昌唯一的水运口岸,也是宜昌外贸的主要通道。港口数据显示,1至8月,屈姑食品通过宜昌港水运口岸已出口罐头1151标箱。从这里出海的产品涉及化工、建材、食品、医疗物资等各个品类。根据宜昌海关数据,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值132.2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宜昌港务集团副总经理佘秀琪介绍,宜昌外贸额水运口岸占了八成,1至8月,白洋港已完成外贸集装箱出口17479标箱,进口6522标箱。
上半年,国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量集装箱积压在世界各大港口,国内集装箱“一箱难求”,海运费大幅上升。
“我们选择和企业共渡难关。”余秀琪介绍,宜昌港务集团通过免收集装箱货物港口费,出口货物用箱在码头挑箱、选箱免收翻箱费等措施,尽量减轻进出口企业压力。目前,宜昌港务集团开通的水运外贸始发班轮有宜昌——武汉、宜昌——上海、宜昌——重庆三条航线。市商务局和财政局继续对始发固定班轮给予一定补贴。截至8月,宜汉、宜渝集装箱始发班轮艘次284艘次。
宜渝航线有力推动了宜昌和重庆两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的互联互通,成功开发了以“磷叶对流”“磷铁对流”等货源散改集项目为主的物流线路服务产品,有力推动宜昌港箱量增长。
借船出海 做大做强做优口岸平台
9月23日,白洋港物流园兴发仓库门口,一台台集装箱重卡正在装箱。6000平方米的仓库里整整齐齐码满了货物,等待出口。
因为成本、便利等情况,兴发集团有很大一部分货物从武汉、南京、上海等口岸出口。为了吸引兴发集团出口产品回流宜昌港,宜昌港务集团专门为兴发租赁了一间6000平方米的仓库,指定专业团队为其服务。“在不增加兴发负担的情况下,在作业工艺、生产组织、物流线路等方面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佘秀琪介绍,截至8月份,港口共完成兴发出口3461个标准箱,同比增长了31%。
今年4月8日,在宜昌市政府和松滋市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宜昌港务集团开通了三峡地区集装箱钟摆航线,将宜昌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带动“宜荆荆恩”南部列阵港口物流协同联动发展。
“以白洋港为始发中心,穿梭辐射车阳河港、姚家港、枝城港、红花套港和茅坪港,将传统的集装箱公路集疏运方式转变为‘水水’‘水公’集装箱多式联运无缝对接,建立‘绿色、经济、高效’的集装箱货物短驳物流通道。”佘秀琪说,截至8月底,钟摆航线共完成143航次,运载箱量为4418标箱,极大提升了港口的辐射能力,为企业提供了更便捷的集装箱物流服务。
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借力谋势,推进高水平开放,打造发展新优势。开通“钟摆航线”的同时,宜昌港务集团加强与武汉港务集团、荆州港务集团的业务协同,积极谋求联动发展。
在整合武汉至宜昌既有航线的基础上,宜昌港务集团还开通了武汉至宜昌新航线,将宜昌、荆州等地的肥料、食品、化工品等出口产品,通过阳逻港中转出口,同时把粮食、设备、工业原料等通过阳逻港运往宜昌、荆州等地,大幅提升了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物流联动效应。
集势聚能 助推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宜昌站上了开放型经济“风口”。白洋港不仅是一个港口,还身负诸多重要使命。
白洋的港岸桥下,一条新铺的铁道划着完美的弧线伸向远方。这条从紫云铁路沙湾编组站引出的疏港铁路线直接引入白洋港1#-4#泊位作业平台。
“这样就打通了最后一公里,集装箱直接从轮船上装卸进火车。”宜昌港务集团集装箱业务经理黄宗乐介绍,这是国内第一条引入码头平台的集装箱新型铁路,采用车船直取连续作业模式。
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的日臻完善与宜昌外贸经济的快速增长互为因果。“外贸需求这么大,仓储、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黄宗乐说,目前,我市有280余家外贸出口企业,食品、医药、农化等生物特色优势产业链将会成为宜昌外贸经济增长的新一轮“爆点”。
6月24日,为贯彻落实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方案,宜昌市政府与湖北省港口集团签订国有资产划转协议,宜昌港务集团成建制划转进入湖北省港口集团。宜昌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红表示,站在新的历史关口,宜昌港将着力打造辐射地域更广、集聚能力更强、作业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好的宜昌开放型经济“出海口”,积极助力宜昌建设长江咽喉枢纽、加快建成通江达海的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廖亮 方龄皖 吴均平 胡宁)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