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1 秋”在贵阳举行 专家热议“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管理
摘要: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构建金融服务+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控于一体的金融云,建成贵州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多元化数字金融运用场景,加快大数据与实体企业融合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贵阳大数据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等承办,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等协办的“货币金融圆桌会议·2021 秋暨‘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管理’研讨会”成功举行。
中国银行原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李礼辉,IMI联席理事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副行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IMI学术委员、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秘书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院长、《财贸经济》主编何德旭,贵州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麻绍敏,贵州财经大学校长赵普等来自国内金融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金融实业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进行了研讨。会议由贵州财经大学副校长李汉文主持。
麻绍敏指出,作为中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省委省政府积极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构建金融服务+金融监管+金融风险防控于一体的金融云,建成贵州大数据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打造多元化数字金融运用场景,加快大数据与实体企业融合发展。
赵普指出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金融业界的重要共识。数字金融在加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与会的各位学者专家畅所欲言,深入探讨数字金融的底层逻辑、发展路径及商业银行在数字化浪潮中的转型发展,深化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交流合作。
曹彤认为,数字金融是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的产物,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驱动力。数字金融已成为全球金融业转型升级的共同方向,深刻改变着金融体系。数字科技的渗透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以本次会议为契机,为优化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体系建言献策,展望中国金融未来发展前景!
李礼辉以《数字化金融新格局》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我国的金融科技创新已经展现出领先全球的特定优势。金融科技创新广泛应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的金融架构对金融数据安全构成新的挑战。我国应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大目标下,应用安全的数据技术,建设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的数据安全制度,保障数据采集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处理安全、数据应用安全,保护数据隐私。
陈卫东围绕《数字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发表主题演讲。他在社会变革、客户需求、监管创新、行业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数字化发展对银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商业银行应制定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变革组织架构,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获客渠道、业务渠道和数据渠道变革,发展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具韧性、响应更快的“智慧运营”体系,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以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何德旭围绕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发表主题演讲。他谈到,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基于数据、围绕数据,依靠数据,这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和基础。商业银行应当有效发掘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和市场数据的内在价值,把数据运用于经营管理、数据合规、客户画像、产品设计、市场情况分析,做足数据要素大文章。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家银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不能不顾自身情况,盲目地模仿、盲目地跟随。
随后,IMI副所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宋科发布了《中国上市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指标体系包含战略、组织、服务、技术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19个二级指标,定量评价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选择客观赋权法,用熵值法确定各层级权重,同时使用等权法编制指数以便进行交叉验证。样本区间为2017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2季度,考虑数据可得行、连续性,最终选取中国25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
从总体指数来看,中国上市银行数字化转型中,国有商业银行处于第一梯队,5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工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最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优势明显处于第二梯队,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处于较高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招商银行表现最好;城商行和农商行处于第三梯队,其中7家城市商业银行表现一般,杭州银行表现最好,但整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家农商行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处于样本银行的末尾,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