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立潮头竞风流 ——写在第六届硒博会即将开幕之时
摘要:硒产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大批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守正创新,勇攀科研高峰。如何发现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从国内国际顶级研究机构借智借力,急需探索出新的路子。近年来,恩施州硒研究单位多方发力,大量科研人才“走出去、请进来”,为恩施硒产业科研人才队伍汇聚力量。
坐拥世界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的恩施地处深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为破解硒产业发展的科研瓶颈,近几年来,湖北省恩施州加大基础性研究投入,频频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恩施州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成果,频频登上国际学术舞台
8月10日,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黄楚鹰课题组联合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团队在国际细胞生物学权威期刊《Cell Discovery》(影响因子10.849)上发表了《恩施碎米荠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超级聚硒和硒耐受的机制》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通过构建恩施碎米荠的高质量参考基因,并结合多组学分析阐述其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这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重大研究成果,将对恩施碎米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恩施州硒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恩施碎米荠,又称恩施野油菜,属于十字花科碎米荠属,是武陵山区特有的植物,具有极强的硒富集和硒耐受性,属超级富硒植物。此前,其富硒机制一直未研究清楚,成为恩施硒产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这一难题,在该州中心医院党委、院部的大力支持下,黄楚鹰研究团队于2018年2月启动对恩施碎米荠的研究。研究期间,医院选派黄楚鹰前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习。
历时3年多时间,黄楚鹰和他的课题组终于成功破解恩施碎米荠基因组,明确了恩施碎米荠的硒富集和硒耐受的分子机制,为恩施碎米荠的产业发展奠定了遗传学及分子学基础。目前,该研究已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目前,该院研究人员正在对“硒对肿瘤化疗、放疗的辅助作用”及“硒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两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佳讯频传。8月20日,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硒—免疫平衡与健康”研究团队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山东省科学院、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等共同合作,完成的最新学术成果《硒-硒蛋白GPX4功能轴保护滤泡辅助性T细胞免于铁死亡》在国际权威免疫学期刊《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杂志子刊,影响因子:25.606)在线发表。
该研究创新性阐明了硒蛋白GPX4特异性调控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稳态的新机制,并首次证实补硒可通过上调T细胞内GPX4水平促进TFH细胞功能,显著提高健康人群接种疫苗后的抗体分泌水平。
硒与人体健康的秘密正一一解开,它的神奇魔力正在实验室里一一验证并唤醒。
人才,为恩施硒产业发展汇聚力量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
硒产业发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大批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守正创新,勇攀科研高峰。如何发现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从国内国际顶级研究机构借智借力,急需探索出新的路子。近年来,恩施州硒研究单位多方发力,大量科研人才“走出去、请进来”,为恩施硒产业科研人才队伍汇聚力量。
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由州中心医院建立并依托该院科研团队开展工作,是恩施州唯一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理论与临床应用的省级研究院。
“这是一个矢志于硒研究的青年才俊施展才华的平台。依靠科研人才,必将让恩施从一个硒资源富集地区转变为硒研究成果富集区成为现实,必将对恩施州硒产业规模发展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恩施州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李拓十分重视研究院的人才培养。
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院党委、院部一方面实施战略转型,多渠道推进医、教、研全面发展;一方面通过多方沟通,由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张自雄博士联系到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程前博士,一个对祖国和家乡有着深厚情感的学者,并通过他把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的诉求传达到医学院,最终促成了与该医学院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合作。
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是欧洲一流的医科大学,更是世界顶尖级的医科大学,以国际领先的科研水平和评审颁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闻名于世。阿诺实验室对硒的研究也是走在国际前列。通过与阿诺实验室的学术交流,恩施州中心医院选拔青年才俊,送往瑞典研修,《恩施碎米荠高质量基因组揭示其超级聚硒和硒耐受的机制》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黄楚鹰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有了这种“外部助力、内生动力”的人才培育机制,近5年来,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共计发表与硒相关的论文34篇,申请项目20项,申请与硒研究相关的专利4项,一支硒与人体健康基础研究的领军队伍正在形成。
协同创新和学术交流为解决硒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助力,让硒研究不断碰撞出新火花:
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理学院进行多轮交流,通过共建的富硒功能食品实验室开展功能食(饮)品开发;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共同研发珍稀功能脂质技术与产品,开展富含脑黄金的富硒冷水鱼、富硒七彩山鸡等产品的开发;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开展青钱柳降糖功能评价与产品开发研究;与匈牙利国家科学院农业研究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联合开展生物有机硒检测方法研究。
2016年底,民大医院邀请澳大利亚免疫学家余迪教授牵头民大医院的硒研究,并成立“硒—免疫平衡与健康”研究团队,着重探索硒在感染、炎症、肿瘤一系列免疫相关性疾病中的意义。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法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权威专家,纷纷来赴恩施州进行学术交流;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省富硒产业研究院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次次与恩施州科研人员共同讨论硒研究院的研究方向和课题;新西兰、瑞士、澳大利亚……恩施州科研人员分赴世界各地,学习交流富硒功能食品研发、土壤治理与改良研究等技术。
一支不断壮大的科研团队,正逐一攻克我州硒产业发展中的种种难题。
转化,助推硒产品公共品牌升级
2014年至2020年,恩施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巩固提升恩施硒品牌形象,发展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地质局实施了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恩施州全域土壤硒资源普查。
该普查以富硒资源开发和土地利用效益提升为主要目的,以地球化学勘查为主要技术方法,以恩施州全行政区域耕地、园地、草地和药材基地为主要普查对象,通过开展硒与相关元素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圈定优质富硒土地资源,为富硒土壤开发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整治,以及相关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等提供基础性科学依据。
普查工作涵盖全州8县市88个乡镇(办)、2627个村,使恩施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全域1∶5万和1∶1万土壤硒资源普查的地市级行政区。普查成果显示,恩施州硒资源丰富,集独特性、多样性、丰富性于一身,有硒矿资源、富硒土壤、富硒矿泉水、富硒生物资源、富硒生态旅游资源等。这一结果证实,恩施州广大的富硒区种植的农作物是全国广大缺硒区居民的极佳天然补硒食品。
摸清硒资源“家底”的同时,恩施州硒产业在全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一项项普查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助推着恩施硒产业公共品牌的升级。
“我们主动与州内外企业开展科技合作,以服务促转化,提升企业硒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恩施州农科院副院长、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负责人向极钎介绍。
2013年7月,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加挂恩施州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牌子,内设硒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和硒课题管理与协同创新办公室。2017年省科技厅批复,依托该院组建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
该院成立以来,先后从富硒功能食品研发、硒矿区聚硒微生物筛选与利用、富硒标准化养殖及加工技术研究等6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工作。编写专著9部,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各类标准4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开发富硒农产品20余个、富硒食品10个,7个取得SC认证。
这些专利技术和硒产业标准涵盖了农业生产、生物医药精深加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硒食品精深加工等领域,为推动恩施州硒产品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该院引导德源健康科技集团、中硒集团、思慧科技、国硒冷水鱼、圣峰药业、禽博士、硕品农业、龙特公司、犇跃农业等40多家企业开发了富硒药食同源产品、富硒油脂、富硒畜禽等产品,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涉硒研讨会、硒产品博览会等,宣传硒研究成果;紧抓硒博会、南方马铃薯大会、深圳绿博会、昆明中国国际农博会等,推介恩施州研发的硒蛋白、硒肽、富硒青钱柳系列产品、富硒速溶绿茶、富硒马铃薯及相关产品、富硒冷水鱼饲料等一系列创新产品,获得广大客商的青睐。
未来的蓝图里,这里将诞生硒化学实验室、硒生物技术实验室、硒产品功能评价等实验室和硒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中心。更多的科研成果将从实验室里走出,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我州硒产业腾飞插上翅膀。(廖亮 黎袁媛)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