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在地国际化教育—— 突破“卡脖子”技术 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2021-06-15 17:29 中国发展网
华南理工大学 国际化教育

摘要: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提出要将国际化作为自身发展的重点策略,在地国际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就先行先试的华南理工大学在这方面的领先探索,本报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卢庆雷  记者皮泽红报道  

殷盼超,2017福布斯中国医疗、健康和科技组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入选者,2017年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引进,受聘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的对比数据,国内外燃料电池技术还存在巨大差距,其中在膜电极(MEA)、气体扩散层、隔膜、催化剂等工业上,国内都处于测试或小规模生产阶段,大规模商业化门槛还很高。

针对这一现状,殷盼超教授带领课题组在之前的研究质子导电机理的工作基础上,将聚乙二醇与多金属氧酸盐复合,通过氢键构筑了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实现了质子的有效传递。殷盼超教授介绍,聚乙二醇-多酸半固态质子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优异的力学性能和低成本三大优点。该项研究在保证高电导率,优良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将大大降低市场上现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成本,实现了800 美元/m2成本到20 元人民币/g的巨大蜕变,对中国燃料电池工业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殷盼超对团队研制的新型膜材料充满信心。他说,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尽快成熟,并尽早与市场进行对接,早日实现中国自主研发高性能燃料电池的梦想。

其实,殷盼超只是华南理工大学实行在地国际化教育引进的教师代表之一。

在地国际化概念的由来

有关“在地国际化”的讨论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国际化教育的一个概念,是由瑞典马尔默大学主管国际事务的副校长本特·尼尔森在1999年的欧洲国际教育协会春季论坛上提出的。

本特·尼尔森将其定义为“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其目标是“通过让所有学生在求学时期有机会接受国际理念与跨境文化的影响来提升自身能力和资格,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世界的需求。”

德国学者贝恩德·沃切特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拓展,将“在地国际化”定义为“高等院校中发生的除师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教育活动。”这一界定既是对尼尔森定义的延伸,也为在地国际化理念的探讨定下基调。

当前,我国许多高校提出要将国际化作为自身发展的重点策略,在地国际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走向,就先行先试的华南理工大学在这方面的领先探索,本报记者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陶韶菁。

在地国际化的必要性

就世界范围来看,在地国际化理念近年来已经逐步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欧洲走向拉美、非洲等地区,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重视与认可,成为许多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

陶韶菁认为,从国内来看,传统的出国留学模式的不足日益显现。比如,出国留学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制约了大批有深造需求但是经济条件不足的学生。同时,因为缺少客观统一的评价体系,跨境留学的学习成果也很难衡量。此外,跨境留学带来的人才流失也不容忽视。

目前国内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以教学为主,科研创新及服务社会的功能不够强。而且,以外方为主,对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不明显。

为何要在华工进行在地国际化

陶韶菁介绍说,首先,以争创一流为目标的华南理工大学具有改革创新的强大基因。早在1993年,华南理工大学勇于改变当时中国高等教育的传统格局,走出了部省共建、联合办学的新路子,实现了自身的一次飞跃。而这种尝试,不久后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破解了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困局。如今,中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迎来更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过程中,广州国际校区再次承担重任,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的试验田和未来工科领军人才培养的示范区。

其次,在地国际化的实施,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广州国际校区从建设之初就打造了5G智慧校园,智慧校园建设为在地国际化的实施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第三,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规划的专业全部为新工科专业,实行在地国际化,对于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加强原始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国际化 目前有哪些成效

广州国际校区占地面积约17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于2019年9月交付启用;二期工程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目前,校区被教育部和广东省联合设立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

陶韶菁介绍说,广州国际校区发挥华工以工见长的办学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贴国家及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人才需求,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的学科部署,开设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8个新工科专业,且全为前沿交叉学科。

广州国际校区面向全球招聘,汇集了大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新引进的教学科研人员100%具有在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研究或执教工作经验,其中80%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全球前100高校,15%的师资来自Apple、Intel等产业、行业内全球顶尖企业。已形成一支大师高端引领、中青年杰出人才汇聚,具有国际视野、背景复合、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批直接落地开展高水平教学和尖端科研的创新团队。

在人才培养上,广州国际校区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学理念、“实践驱动”的学习理念,引进国际化高水平师资、借鉴国外名校的课程体系,实行全英文教学、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跨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提供设施先进的创新工场、丰富的跨境学习交流机会,着力培养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三力”卓越的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型”人才。

经过三年起步建设,广州国际校区已形成一定办学特色,且实践效果可鉴,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日益扩大。校区专业高考分数线居全校前列,教育部、海内外高校频繁造访调研,集聚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未来愿景:培养三力领军人才 产生服务人类进步的一流成果

陶韶菁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范围的暴发,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挑战、提出了新课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在这一背景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在地国际化”迎来了发展契机,将为我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校区也将成为链接世界的国际化校区、世界了解中国的国际化窗口。

广州国际校区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追求卓越的全球化校区为建设目标,建成后将拥有10个新工科学院及若干研究院,实现12000人的招生规模,将汇集一支1800人的师资队伍,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科学家将达100人,实现媲美世界一流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生师比。

校区以“F计划”(Frontiers、Future、First-class)为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前沿(Frontiers)学科布局,以创新工场(Innovation Factory)为平台,培养“三力”(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卓越的引领未来(Future)的新工科领军人才,产生服务于国家及人类进步的一流(First-class)成果。

记者采访手记:采访华南理工大学的前前后后,本报记者常常被这个学校创新的激情和奔涌向前的动力所感染,时时有一种冲动:我们要是年轻,真希望也坐在他们的教室里,当一回在地国际化教育的学子。

高校国际化的最佳方式不是“西化”,而是“化西”。换言之,一个完全被西方文化所影响甚至同化的人只是一个“西方人”,而一个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同时有能力理解世界各地文化和思想的“人”实际上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对我们来说,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扎根本土、夯实中国内涵;另一方面是囊括全球视野,懂得不同文化(甚至文明)间的差异。这样一种对于国际化的理解,才能真正为在地国际化的开展提供鲜活自由的思想氛围和价值支撑。

而华南理工大学地处改革前沿的广州,下一步,该学校的广州国际校区将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新工科建设,在“现代书院制”和“全员导师制”方面加强探索,实现内涵式发展,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和国家发展的能力。校区将打造成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高地、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高地、聚焦前沿科学研究高地、开展国际化合作示范高地、创新创造创业高地和推进高端成果转化高地,为全国高校提供可供借鉴和复制的政策创新,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互鉴的新路径。

我们期待华南理工大学在地国际化教育早日结出硕果!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