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计算+数字减碳,阿里云的目标是“零碳云”
摘要:在赋能城市管理上,阿里云可谓别出心裁。例如,在郑州部署的城市大脑智慧环保项目,通过分析包括微博评论在内的大数据,以核算企业上报的碳排放数字是否真实。
图为阿里云智能城市大脑首席科学家张磊在介绍数字减碳技术如何赋能产业。王晓涛/摄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 | 王晓涛
5月28日下午,北京国家会议中心,2021阿里云峰会多个分论坛同时进行。而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却出现在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型会议——阿里云碳中和论坛上。
虽稍感意外,不过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也并不是非常惊讶。就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峰会主论坛上,张建锋发布了阿里云的“零碳云”计划:推动自身节能减排,输出数字减碳能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云计算是数字化与低碳发展新引擎
近些年来,云计算发展迅猛。张建锋认为,云计算本身就是一种绿色技术,提高了社会整体的CPU利用率。的确,通过聚集计算资源、转移工作负载,云的资源利用率是企业自建机房的5~10倍,同时可以更好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第三方咨询机构IDC预测,未来4年持续采用云计算可以减少碳排放10亿吨,这相当于抵消400个火电厂或一个中型国家的年排放量。
显然,云计算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已成为数字化与低碳发展的新引擎。
无独有偶,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拟聚力的重点之一是促进绿色节能。数字显示,我国数据中心年用电量已占全社会用电的2%左右,且数据量仍在快速增长。为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在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技术、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一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处理好发展和节能的关系。《方案》提出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绿色集约。内容包括推动数据中心绿色可持续发展,加快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作为一家数字科技企业,阿里云坚决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在阿里云碳中和专家特别工作组的指导下,发起‘零碳云’计划。”张建锋在碳中和分论坛上表示,阿里云将通过加快推进自身减排、输出数字化减碳能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三大举措,通过高效能IT设备及清洁能源降低能耗。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以视频方式参会,他认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五大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偏重,高耗能产业比重太高;二是能源偏煤;三是效率偏低;四是发展方式和能源体系惯性大,路径依赖严重;五是我国发展处于历史节点,迫切需要补短板,转型不力将导致落后和低效投资。
“阿里提出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变革,来构建新型生产方式,这非常好,所提出的绿色计算、数字技术助力产业减排、服务政府减排政策,以及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这四个内容都很到位。”杜祥琬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将催生新一轮的能源与产业革命,阿里通过自身低碳技术创新与对外输出减碳能力,为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低碳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
五大超级数据中心绿色计算各具特点
事实上,阿里云聚焦绿色计算已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心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电力交易两方面。
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周明介绍,在经历了租用、代建、自控建设等发展阶段后,2018年,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开始全部自建。其目标是“务必保证整个效率是最高的,PUE(电能使用效率)是最低的”。目前,阿里云已在河北张北、内蒙古乌兰察布、广东河源、江苏南通和浙江杭州建立了五大超级数据中心。周明认为,这一布局是充分考虑业务需求和节能平衡的结果。
据介绍,阿里云的五大超级数据中心可谓各具特色。
——张北数据中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云数据中心,PUE为1.25。截至今年5月,共交易约4.5亿千瓦时新能源,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近40万吨。推动成为全国IDC行业首个碳普惠试点项目,获评2020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
——乌兰察布数据中心采用自然风冷散热,大规模采用风力、太阳能等绿色能源,PUE水平与张北近似。中心去年投入运营,高比例使用可再生能源。2020年风电光伏的使用比例为38.2%,今年前5个月的使用比例为45%。
——河源数据中心是国内首个采用湖水自然冷却的绿色数据中心,90%的时间无需机械制冷,PUE达到1.25,是国内首个5A级数据中心。该中心已通过天然气能源交易,减排二氧化碳7万吨,拟继续参与清洁能源交易,预计减排二氧化碳40万吨。
——南通数据中心是平方效能最高的数据中心,参与填谷需求侧响应,助力新能源消纳。
——杭州数据中心是全球最大的浸没式液冷服务器集群,202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实际生产中,PUE达到了1.09以下。”谈及这一数字,周明语气中流露着自豪。
近年来,阿里云积极参与填谷需求侧响应,助力新能源消纳,清洁能源市场化交易成效显著。据统计,从2018年12月开始,截至今年5月,阿里云五大超级数据中心使用清洁能源6.38亿千瓦时,累计减少碳排放51万吨,相当每年道路上减少10万辆汽车。张建锋表示,河源数据中心将成为阿里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大型数据中心。
会上,周明特别提到了阿里巴巴自研的高效能源方案——代号“巴拿马”的配电系统。从实际应用效果看,不仅系统电力损耗由5%降至2%,全链路效率由此提高至98%,而且配电设备占地面积减少33%,现场施工量减少70%,设备投资降低30%。
数字减碳赋能行业生产和政府管理
除数据中心绿色计算外,“零碳云”的另一重要发力点是数字减碳。张建锋表示,阿里云将发挥数据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势,输出行业减碳解决方案,为政府实时进行全域的环保与碳排放管理提供服务。
据介绍,在西南某大型垃圾焚烧发电机组上,阿里云利用AI算法帮助客户将固废垃圾焚烧效率提升2.6%,相当于同样的垃圾每年可多发电4000多万千瓦时,同时蒸汽量稳定性综合提升25%,碳排放相比之前降低约48%。在攀钢,通过工业大脑提质增效,每生产1吨钢可节约1.2公斤的铁,企业每年可节省1700万元的炼钢成本。在杭州,城市大脑通过智慧交通降低了15%的拥堵率,有效降低了堵车带来的碳排放。
“面向企业B端、政府G端和消费者C端,阿里云提供了各类绿色解决方案,从城市大脑开始,到后面的工业大脑、农业大脑、航空大脑,我们通过数据智能技术,为各行各业降低碳排放提供解决方案。”阿里云智能城市大脑首席科学家张磊表示,阿里云“零碳云”数字减碳技术关注的都是我国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如碳排放规模近10亿吨的固废行业垃圾焚烧,占国内碳排放量15%的交通行业。
在赋能城市管理上,阿里云可谓别出心裁。例如,在郑州部署的城市大脑智慧环保项目,通过分析包括微博评论在内的大数据,以核算企业上报的碳排放数字是否真实。
“零碳云”自然不能没有钉钉的身影。据了解,目前钉钉个人用户数为4亿,企业与组织数超过1700万家。从2016年6月1日起,钉钉倡导无纸化办公,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节省1123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固化6273平方公里的荒漠。
当然,对于阿里云来说,所有这一切绿色实践都只是开始。当天在会议现场,张磊代表阿里云天池、国家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宣布:“零碳云”数据智能创新大赛启动。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