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开创国有院团改革创新发展的“南京模式” 南京民族乐团实现职业乐团跨越发展的华丽“蝶变”

2021-05-31 17:03 中国发展网
南京民族乐团 职业乐团

摘要:自“市区共建”以来,南京民族乐团从全国九大音乐学院招聘年轻演奏员近60人,通过资金投入、资源支持、创作推动、专家保障等,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平台。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袁雪飞报道 2019年下半年以来,经过“市区共建”、“团场合一”、“名家助力”、“打造演出季”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持续发力,南京民族乐团从大型民族交响乐《解放·1949》到《国乐经典·与宁相聚》,从“《红楼梦》主题音乐会”到大型民族交响乐《国之当康》,创作演出连创佳绩,向职业化乐团的目标大步迈进。开拓创新激活一池春水,老牌乐团全面焕发青春活力,南京民族乐团实现了从小规模乐团到整编建制国家级一流职业乐团的华丽“蝶变”。

演出 

多场次演出

海报

“现在我们感到比较自豪的事情,一方面就是业界对我们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我们的演出所到之处普遍获得广泛好评,国际、国内众多的著名音乐家目光聚焦南京,愿意与我们乐团合作,愿意为南京创作更多的艺术精品;另一方面就是南京市民的认可与自豪感——从前我们总在国外演出,还被授予‘重点对外交流乐团’,现在南京市民也爱听我们的演出了,觉得自己城市的乐团不赖。”南京民族乐团执行董事徐凯说:“以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未来就是要打造南京民族乐团自己的声音。”

走出困境:由“轻骑队”到大乐团

作为一个有着30多年历史的地方民族乐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式建团时编制数只有25人,因为当时对乐团的定位就是一支以对外文化交流演出为主的民乐轻骑兵,所以乐团实际上长期只有演奏员10余人。到了2000年左右,政府全额资助乐团出访越来越少,出访演出已不能是乐团的全部或是主要任务,旅游接待演出也因为场地太小及旅游大环境的变化不能维续。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南京民族乐团参与和执行更多重要、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民族音乐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也迫切需要乐团创作演出能够代表城市文化形象和历史人文价值的民族音乐作品,而面对缺人缺钱的实际情况,乐团往往只能通过策划项目、借演员的办法谋生存,当时业内有人戏称“南京民族乐团是个项目公司,但是南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乐团。”乐团当时每年只有80几万的人头经费,发完工资后账上只有几千元,搞创作的经费哪里来成了难题。乐团将仅有的位于南京新街口的几百平米场地出租,获得每年几十万的租金,就这样用租金和培训收入来支持创作和演出。由于待遇低,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困难,乐团队伍建设难以得到提升;创作经费得不到保障,创作规划很难实施;没有自己的演出阵地,无法规划自己的演出计划,也就无法将大量的精彩演出奉献给市民……一系列难题有待破解。

如何才能将乐团建设成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新要求、与南京城市形象相匹配的一流乐团?2019年下半年,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直接关心指导下,经过深入思考与反复调研,“市区共建”的方案被提上南京民族乐团改革发展日程。按照共建方案,南京市建邺区政府与南京市文投集团合作共建南京民族乐团,市区两级每年投资3000万元,着力将南京民族乐团打造成一流职业乐团。南京民族乐团由此迎来了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

多方共赢:创造市区共建的“南京模式”

2019年9月29日上午,南京市建邺区政府、南京市文投集团、江苏大剧院联合发布3项城市文化合作共建项目。建邺区政府与南京市文投集团合作共建南京民族乐团,并成立“南京滨江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民族乐团与江苏大剧院签订深度共建协议,双方将以“厅团合一”的创新模式开展战略合作。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勇,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等参与见证。

共建后的南京民族乐团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担任艺术总监,中国十大指挥家张列先生担任乐团音乐总监兼常任首席指挥,随即乐团便开始着手规划随后两年的重要创作演出活动,一系列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主义题材的重磅作品计划在其后两年陆续问世。“这对乐团来说是一次实现自我升级的重大机遇。”南京民族乐团团长戴音表示,“这也是乐团继改制之后,向职业化乐团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方向也更加坚定。”

“建邺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中心,我们还提出了‘城市客厅’三年行动计划,就是要高质量打造‘城市客厅’名片。”建邺区委宣传部部长周峰表示,现在的建邺需要一个能够以国际语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建邺声音的文化品牌,去撬动建邺文化发展的大蓝图。“音乐可以激发城市文化活力,南京民族乐团底蕴深厚,国内外影响力大,有先发优势。”

同时,南京民族乐团还与江苏大剧院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以“厅团合一”的模式进行合作。南京民族乐团有了自己的演出主场,江苏大剧院也有了可以联手打造音乐品牌的本地驻院乐团。这种合作模式使职业乐团与专业的艺术剧院融为一体,乐团的演出传播和影响力得到大大提升,大剧院的功能也从以往单一的演出活动承接发展成为集演出、创作、品牌打造等兼具软硬实力为一体的国内一流文化综合体。“共建对我们来说是双赢,双方可以结合各自的品牌特色、资源优势等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说,目前江苏大剧院与南京民族乐团已经有计划地开展演出季合作、共同创作推广音乐作品、国内外艺术节巡演以及乐团开放日等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更多的高质量音乐演出活动。

“我们的‘市区共建’方案借鉴了其他地方好的做法,但是这种模式在南京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和优化。南京的‘市区共建’模式,是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深化文艺体制改革的率先破题,其用更少的资金,撬动和整合了省市区更多的资源,实现了多方共赢。”徐凯深有感触地说。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