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宁锡常结合片区有了城乡融合发展“施工图”
摘要:江苏省宁锡常接合片区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南京都市圈范围,主要包括溧水区、高淳区、宜兴市、溧阳市、金坛区5个市(区),面积6361平方千米。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袁雪飞报道 近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表示,《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有了正式的“施工图”,对于试验区加快探索成功经验做法、示范引领全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牵头职责,建立上下联动、横向协同、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试验区建设的强大合力,保障和支持改革试验任务落地见效。
江苏省宁锡常接合片区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核心区、南京都市圈范围,主要包括溧水区、高淳区、宜兴市、溧阳市、金坛区5个市(区),面积6361平方千米。宁锡常结合片区林木覆盖率超过30%,历史文化名村数量接近全省一半,被誉为江苏“最美片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一批创新创业平台、龙头企业加快集聚;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1.91:1,是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
“片区生态人文资源优越,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城乡改革纵深推进,科技创新成效初显,农民收入持续提升,具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林康表示,到2025年,试验区5项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性通道基本打通,引领带动示范效应充分释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成为全国重要的改革品牌。
根据《方案》,江苏将重点开展五项试点任务探索实践。一是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坚持全链条全流程改革设计,既注重夯实入市工作基础,又突出关键环节制度探索,既立足存量优先推进,又兼顾增量长远安排,提出开展入市基础工作、建立入市规则制度体系和入市土地的市场化机制等任务举措。二是建立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坚持打通堵点、破解难点、培育亮点,围绕转化什么、怎么转化、在哪里转化三个关键方面,提出增强市场化产业化科技成果供给能力、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和市场化服务机制、构建高质量平台载体等任务举措。三是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坚持建载体、明方向、强支持一体推进,提出培育建设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大要素支持力度等任务举措,着力打造试验区建设的展示窗口和亮点品牌。四是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探路径、建机制、谋创新,围绕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提出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和生态资源资本化、健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保障机制等任务举措,力求把区域生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五是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坚持分类施策、整体推动,围绕农民四个收入,针对性提出推动以高质量就业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以多元化创业提升农民经营性收入、以产权制度改革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以制度创新提升农民转移性收入、以社会保障完善提高农民获得感等任务举措,着力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此外,《方案》还从财政保障、金融支持、政策集成、组织推进、争取国家支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和工作任务,试验区内5个市(区)结合工作基础,推出各地的具体试验措施。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