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开发区改革创新:国际标准造就“百花争艳”

2021-03-10 12:11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2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出台《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与《关于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若干举措》新政。

 苏州工业园区/供图

苏州工业园区/供图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 季晓莉

苏州工业园区近日发布消息称,该园区合同执行率全球第一。作为中国标杆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2020年营商环境模拟排名由2019年的全球第27位升至第25位,居190个经济体前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从一片农田成长为世界级现代化工业园区,制造业基础雄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或接近2000亿元,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各具特色。

2月26日,苏州工业园区出台《苏州工业园区关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与《关于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若干举措》新政。

前者将重点进行能级提升、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扩大开放、服务提升这五个专项行动,后者则包括认可长三角其他地区对外国人才的认定,以及赋予重点企业外国人才引进自主权等创新内容。

不断改革、不断勇攀体制创新高峰,苏州工业园区仅是我国开发区创新发展的一个例子。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发区对促进体制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各地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中关村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是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阵地,被誉为“中国硅谷”。作为我国新兴产业的策源地,中关村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智能制造和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交通、新兴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企业超2.7万家,涌现独角兽企业93家,上市公司406家。

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通过助力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使我国开发区的发展水平更上一层楼。

“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出台《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这是首个关于开发区的总体指导文件,从优化开发区形态和布局、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全面深化开发区体制改革、完善开发区土地利用机制、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2018年,根据国务院部署,为促进开发区健康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会同各地区对2006年版《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进行修订,遵循开发区以产业发展为主,努力成为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的功能定位,对现有开发区进行了严格审核,最终将符合条件的2543家开发区纳入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支持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引资平台建设。

2019~2020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关于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国发〔2019〕11号)、《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为不同类型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提供了指南。

当下,广州开发区“十四五”目标直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造1个三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2个两千亿级(汽车制造、新材料)、4个千亿级(绿色能源、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形成具有发展新优势的万亿级现代产业体系。广州开发区将加速向制造强区、科技强区迈进,力争成为“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标杆”。

而中部地区凭借好政策也在迎头赶上。例如,河南省共有150个开发区纳入了《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总量居全国第3位。河南省依托开发区,培育出了智能手机、绿色食品、盾构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等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