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互联网加速“跑”起来
摘要: 青岛西海岸新区对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速智变融合赋能产业升级,促进生产要素“聚变”,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加速跑”。
中国发展网 记者安然、殷晓旭报道 青岛西海岸新区对传统企业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加速智变融合赋能产业升级,促进生产要素“聚变”,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加速跑”。
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港讯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进出口物流公司,利用海尔卡奥斯平台的技术优势,不但在技术上实现了系统化、在线化、可视化的物流链交付服务,而且在资金、市场方面也从平台受益巨大。
青岛港讯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CEO 孙佳告诉记者,“卡奥斯帮我们申请到了2000万的授信额度,帮我们企业进行资金周转,在市场上,卡奥斯利用他们庞大的用户群体,帮助我们进行一个业务引流,使我们企业快速成长。今年在疫情受限的情况下,我们的业务量增长预计在20%左右。”
建墩伟海科技园区,是北方最大的脚轮制造基地。眼下,基地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加紧赶制海内外订单。
建墩集团董事长 姜墩伟说:“现在订单排到明年5月份,有些客户先把订单金额打过来,我们都拒收了,为什么拒收,就怕给人家生产不出来。”
眼前的智能化生产线忙而有序,而在一年前企业生产所需的20道工序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受制于相对偏低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企业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只能是一厢情愿。建墩集团伟海金属科技公司生产负责人 王东朋告诉记者:“我们以前注塑机一个机器一个工作人员,上料也是人扛着袋子到机器上上料,取件也是用手把轮子拿下来。”
企业也曾考虑过向智能化、自动化、工业互联要效益的想法,但一次性过亿元的投入,让企业负责人心里没了底。就在企业犹豫不决时,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出台了针对企业智能升级技术改造的各项补贴扶持政策,高达数千万元的财政专项补贴,让企业负责人吃了定心丸。
今年9月份,伟海科技的脚轮智能制造工厂正式投产,年产能达到4000万套,生产效率提高了50%,能耗降低了30%。前不久,中国北方脚轮工业互联网智汇发展论坛在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中国北方脚轮工业互联网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穿梭如燕的AGV智能化小车、力大无穷的智能关节机器人、高度智能化的硫化机、火眼金睛般的智能X光检测仪,走进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董家口经济区的双星轮胎“工业4.0”智能化工厂,生产线上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让人大开眼界。通过架构于5G技术、工业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制造,在双星的智能化车间里,地面像镜子一样能够看到天花板,几乎闻不到橡胶的气味。
据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士峰介绍,智能工厂已经实现5G信号的覆盖,工厂中的设备包括11种、300余台智能机器人运转作业,80%是双星自主研发和生产的,相同规模的生产线以前需要1000名员工,现在只要256人,将人工效率提高了3倍,产品不良率降低了80%以上。
双星公司开发的废旧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远程运控RCOS Plat产业互联网平台,已具有6个成熟的工业APP,具有18套应用于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已为全国3个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智能化工厂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
赛轮集团、双星集团、海信集团、青岛港等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各自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建设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其中,海尔智研院建设了全球首个“智能+5G”大规模定制模式及先进技术融合测试验证平台,其“5G+MEC”端边云协同应用项目和青岛港5G智慧码头应用项目共同入选“2020年5G+工业互联网十大典型应用案例”。
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还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投入培训资金216万元,举办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期,为77个工业互联网企业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135人,培训研发技术人才和应用技能人才2519人,助力人才成长。截至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累计认定青岛市工业互联网“555”项目77个,山东省现代优势产业+人工智能项目21个,认定山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8家、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8个。
创新实施“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试点示范项目,设立1.5亿元扶持资金,单个项目最高奖补1500万元。目前已组织实施首批10个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项目,兑现首批奖补资金1.2亿元,撬动社会投资24.5亿元。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信局局长谢龙目告诉记者,“我们将实施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快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建设,推进工业互联网纵深发展。一方面,打造国内知名的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另一方面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让更多企业在‘云’上跑起来。”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