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自主创新情系航天梦 不忘初心胸怀报国志

2020-06-18 14:3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新基建

摘要:据介绍,仅2019年一年,七〇六所便有4型15款产品进入关键产品名录,并有10款产品通过三期标准检测;与此同时,其覆盖云南、江西、江苏、陕西等五省的立体经营组织架构也初步成型,这为他们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寰宇的那一刻,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纪元。

 欣欣向荣的航天二院七〇六所 

欣欣向荣的航天二院七〇六所

50年后,还是在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及我国首颗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五十周年纪念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退休的多名老航天工作者回忆起自己参与东方红一号的难忘经历,其中就有负责卫星轨道计算和运载火箭弹道计算的老专家之一宋庆元,他来自七机部二院计算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七〇六所的前身。

蓄力打造智能制造样板间 

蓄力打造智能制造样板间

当年,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数十年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在航天人的血脉中代代传承。航天二院七〇六所广大干部职工始终牢记“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继往开来、不断创新,立足信息技术产业,从航天到军工,从军工到民用,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发展壮大成为集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务为一体的国防领域计算机与控制技术核心研究所,跻身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主力军行列,为强国、强军以及国民经济关键行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之路。

党员突击队在关键产品研制中冲锋在前 

党员突击队在关键产品研制中冲锋在前

功勋卓著的中国计算国家队成员

2019年9月23日,“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正式开幕。透过展览陈列的“150个新中国第一”,参观者可以充分感受到我国计算机技术几十年来所实现的历史性跨越。

信创产业生态链健康蓬勃发展 

信创产业生态链健康蓬勃发展

在成就展的第二部分“屹立东方”展厅,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是“150个新中国第一”其中的一项成果。1958年8月,我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3”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填补了中国计算机技术的空白。

沿着“时光隧道”步行至展览第四部分“走向复兴”展厅,在另一项“150个新中国第一”“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旁边,陈列的则是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的模型。1959年10月1日,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4”计算机诞生。每秒钟运算1万次,能精确算出极复杂的计算问题。

无论是“103”,还是“104”,在其研发的背后,都闪动着七〇六所——中国计算机研制国家队重要成员的身影,每一项成果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

我国于1956年确立了“先仿制,后自行设计”的计算机发展原则,建立科研队伍,引进了苏联两台计算机图纸资料进行仿制和改进工作。一年后,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这一战略决策推动下,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电子计算机研究室(七〇六所前身)应运而生。

七〇六所第一任所长张梓昌作为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研制工程组副组长,带领着七〇六所的技术骨干参与到103机的研制工作中。1958年,103机研制成功。

随后,七〇六所又参与到第一台大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4”的研制工作中,并于1959年研制成功。

虽然这两型“元勋”计算机体积大,计算速度和存储容量用现在的眼光看都相当低,但是却为航天工程、核工程研制工作以及天气预报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工具,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此后,七〇六所还参与了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通用数字计算机119机启动研制工作。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电子管计算机,119机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实现“别人有的,中国会有;别人没有的,中国也能有”这一伟大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计算机专业研究所,七〇六所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参与到国家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先后取得了“五个第一”和“五个领先”系列成果——国内第一个小型无针注射器、第一个军用电子地图仪器、第一台能抗核爆冲击的密码设备、第一台低辐射计算机以及全国铁路系统第一台电话号码查询机;国内领先的电话计时计次计费系统、电冰箱保安器、印染总厂管理信息分析系统、中风预报仪以及外贸公司进出口业务办公信息系统。

这些新中国信息化事业中的多项第一,让七〇六所声名鹊起,逐渐成长为国内一流的计算机研究所。

自力更生打造自主安全的IT产业生态

前不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传来消息,由二院七〇六所自主研制的OnRoad软件过程管理系统目前已完成了基于新功能的系统升级,以及在二院范围的全面推广与应用,标志着七〇六所软件过程管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伴随关键领域装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核心自主软件在关键领域装备上日益广泛的应用,软件质量已成为影响关键领域装备质量与安全的核心因素之一,而如何确保核心自主软件质量则成为相关软件研制机构所普遍面临和关心的话题。

作为提升关键领域核心自主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七〇六所自主研制的OnRoad软件过程管理系统应运而生。这一系统是七〇六所依托二院多年的型号软件研制和软件工程化经验而研发的通用软件研制过程管理平台,可广泛协助用户分析现有软件研制过程管理的不足,以系统改进软件研制过程管理体系,并完善软件研制的平台支撑。

“OnRoad软件过程管理系统具备了GJB5000A四级支持能力,不仅能为航天重点型号软件研制过程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软件质量保证,还可全面促进军用软件研制单位软件研制能力的提升。”七〇六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是基于其优秀的应用表现,OnRoad曾于2019年荣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四个两”工具方法一等奖。

据悉,升级前的OnRoad系统已完成了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超40%的集中覆盖。通过此次升级,不仅二院范围内各研制单位与测试单位间的协同工作将实现进一步互联互通,整个集团的数字化型号软件研制平台和软件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将获得有力推动,而这无疑将使集团范围内软件开发工作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双重飞跃!

众所周知,基于自主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构建独立于Wintel和ARM+Android的产业体系,始终是中国信息产业多年来努力的方向。作为我国计算国家队的成员,七〇六所自然责无旁贷,心中渴望的“发展国产信息技术”梦想从未放弃。

进入新世纪,为进一步加强国防建设、提高我军战斗力,装备信息化、数字化及信息安全等战略需求不断加大。终于,七〇六所终于迎来了“春天”。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为国防建设提供国产化计算机这一目标上,承担了基本涵盖空天防御领域所有装备的配套计算机研制任务,承担了各重要信息装备中国产化计算机研制及集成验证项目,更主持、参与了多项国产化计算机关键软硬件标准及规范编制。

在自主创新的背景下,七〇六所为实现我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生态化,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着,先后打造了国家首个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样板间”,完成了国内第一代国产自主“天熠”云平台的构建,以及全国产高性能“航天昆仑数据库一体机”的研制,从而使其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完成了从CPU芯片、固件、中间件、外设、配套设备等硬件,到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云平台等软件的产业链完整覆盖。

目前,七〇六所已有十几款自主研发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进入关键产品名录,充分显示出国家相关部门对该所工作的认可。

“信息技术产品的国产研制工程,从国家安全层面来讲,关键是要保证核心器件产品安全,核心技术在手。”七〇六所所长助理张宇表示,当前,不少军工事业单位都在向企业转型,这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团队以国家和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为营销目标,在满足保密要求的同时,提升用户治理能力。

融合发展遨游数字经济蓝海

今年2月25日,由中国物联网产业应用联盟与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主办的2019“物联之星”中国物联网产业年度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斩获“2019中国物联网行业年度最有影响力系统集成企业”大奖,其研制的RFID智能组合(密集)柜系统也成功摘得“2019中国物联网行业年度最有影响力创新产品”奖项。

“物联之星”评选活动始于2008年,是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格隆重、影响力大的纯公益评选活动,其权威性和客观性深受业界人士高度评价和普遍认可,被誉为中国物联网行业的奥斯卡奖。“一个是物联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大奖,一个是物联网领域颇受好评的产品大奖”,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七〇六所从众多参选企业和产品中脱颖而出,书写了中国物联网发展史上的一段传奇。

其实,在物联网领域扬名立万,对七〇六所来说只是个开始。2019年,七〇六所成立了RFID事业部,主要负责RFID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及市场推广,完成RFID相关项目的实施。该事业部的成立,标志着七〇六所推进射频识别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运营、推动物联网与信息安全产业发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如今,数字经济正在催生社会变革与产业变革,世界正步入“万物互联”的迅猛发展期,一个由健康医疗、航天航空、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多个产业领域组成的世界物联网架构系统和新经济体系正在形成,而这一切无疑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基于物联网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航天科工和二院都围绕发展物联网产业制定了相关发展规划。七〇六所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出安保科技信息系统、射频识别定位管控系统、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技术成果,先后完成国庆阅兵、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国家重大活动安保科技建设任务。

作为军民融合物联网领军企业,七〇六所参与制定了多类物联网标准规范,积极参与天网工程、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成功实现了从大型活动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纵深拓展。先后承建了深圳公共安全国家物联网示范工程等多项大型物联网建设任务,形成了以装备器材综合管理云平台、安防卫士涉密管控系统、机动车防控智能感知系统等为代表的系列化拳头产品。

七〇六所成立RFID事业部,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将进一步积极参与国家RFID标准的制定,提高RFID识读设备和通用系统等系列化产品的开发能力,加强在大型赛事活动安保、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该所还将以推进产业化运营为目标,鼓励试点事业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加强产品开发、拓展市场领域,探索新的产业化运营模式和管理机制,推进RFID产业化运营。

航天力量要站上新基建的风口

近期以来,新基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4月2日,在“企业的数字化未来”企业家高端对话活动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表示,企业参与新基建建设要分情况,企业只有有能力、有决心、有耐心、有良心,才能做新基建。中国航天科工将立足“三服务”,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航天智慧和航天力量。显然,在他眼里,航天科工是有能力、有决心、有耐心、有良心的企业。

始终坚持以“军品立所、民品强所、产业融合”为发展理念的七〇六所,则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七〇六所负责人袁晓光日前表示,“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新基建是一项挑战,因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建,却需要多数人用得好。”同样,七〇六所正是这样的“少数人”。

“这次国家新基建,是我国国家综合治理能力的基础建设工程,我们计算机人有能力、有决心、有耐心接受考验,并用质量放心的信创产品助力新基建取得成功。”袁晓光满怀信心地表示。为此,七〇六所专门制定了两步战略:第一步,牢牢把握信创产业核心技术,为参与国家新基建工程做足“功课”;第二步,用好国家新基建成果,提升信创领域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为国家综合治理能力提升贡献力量。

航天科工未来将重点参与工业互联网和智能物联网建设;在信息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参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产品研制;在国家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点在安全治理、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优势。张宇说,经过5年多的努力,706所研发的以终端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已圆满完成国家有关部门和多个省份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试点项目,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优势,确保产品的运行得到良好保障,在18个省份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市场先发优势显著。

七〇六所在国内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领域颇具影响力和代表性,凭借自身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此前不仅先后参与了国家多领域信息化建设任务,还率先将以“三大三小”为代表的“两大一小”产品(即航天超级数据库一体机、航天超级存储磁盘阵列、天熠操作系统)应用到国家重点工程中,直接促进了国家相关重点领域的技术研究与革新。

“新时期,我们计算机关键核心产品的研制,已实现了从项目立项、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到销售交付的数据流程全贯通,初步实现了‘四个一体化’闭环管理”,七〇六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进一步凸显,通过引进国家新基建过程中孕育的最新信息化技术,实现信创产业营销体系构建、供应链管理与售后服务能力提升已是眼下助推信创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同时,七〇六所将继续坚持强军首责,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争取新一代信创事业全面开花。

“目前,信创产业已成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批产业支持项目,七〇六所更是立志打造百亿产业发展大蓝图。”七〇六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19年开始,我们便一直致力于推进交通等重点行业信创项目的论证与试点工作,比如促进智慧检务与信创深度融合,并稳步拓展市场,实现项目落地。”

结果令人振奋。据介绍,仅2019年一年,七〇六所便有4型15款产品进入关键产品名录,并有10款产品通过三期标准检测;与此同时,其覆盖云南、江西、江苏、陕西等五省的立体经营组织架构也初步成型,这为他们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一个不错的开端。

“信创产业化建设已成必然趋势。”七〇六所相关负责人说,未来,七〇六所还将继续立足核心设备供应商和特殊领域系统集成商的战略定位,持续在顶层策划、行业应用、经营组织变革、技术创新、产能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与储备,以全面提升自身在信创领域的技术创新、市场营销、产品供给、工程实施和售后服务能力,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强国贡献航天力量。(文/陈攀  程开举/摄)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