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经 正文

变危机为转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提速发力

2020-06-16 16:48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文旅业 文化旅游 新冠肺炎

摘要:文旅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其最大的优势在市场,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是“流动的消费”经济形态。消费连接供需,只有围绕消费链延伸供应链,才能打通文旅产业供给和需求两端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形成地区投资的重点和开放的亮点。

郭丁源

连续6年来,消费都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主动力。不过,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了对短期经济活动需求更加密切的行业尤其是消费性服务业——文旅行业。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丰富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改善入境旅游与购物环境,创新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模式。《实施意见》指出:“文旅等聚集性消费是此次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领域,在疫情结束后帮助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效应对疫情、渡过难关、有序恢复营业,十分重要。”

 <p>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加快,在国家多部门的积极部署下,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有序开放,加之清明节、五一节长假推动,文旅行业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p>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加快,在国家多部门的积极部署下,全国各地旅游景点有序开放,加之清明节、五一节长假推动,文旅行业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近期,携程发布的《中小企业商旅复苏报告》显示,国内疫情稳定有效刺激了出游,旅游行业正进一步复苏。截至5月底,与上一个月比较,国内机票交易额环比上涨128%,火车票交易额环比上涨150%,国内酒店交易额环比也出现了100%的增长。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携程商旅主要负责人表示,疫情下需要快速的应变能力。据介绍,疫情在国内刚暴发时,差旅市场缩水了约90%。自3月份以来,差旅市场开始逐渐复苏,企业恢复商务性差旅的越来越多,但从整体看,目前恢复程度约两三成。

在国内疫情稳定、各地政府助力旅游复苏的背景下,旅游市场迎来复苏。《中小企业商旅复苏报告》称,从交通出行看,假日期间交通出行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五成,携程酒店订单量环比增长近六成。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各地的省会城市,均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近日,北京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北京将扩大文化旅游消费,推进文化国际交流合作和旅游扩大开放,深化专业服务领域的开放改革。推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餐饮、美发、楼宇、商场、超市、景区、公园、体育场所等行业标准指引。不仅首都在疫情防控期间对文旅发展做出了表率,长沙、烟台、临沂等城市也都纷纷出台了详尽具体的促进文旅发展的措施。

文旅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其最大的优势在市场,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是“流动的消费”经济形态。消费连接供需,只有围绕消费链延伸供应链,才能打通文旅产业供给和需求两端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形成地区投资的重点和开放的亮点。

在笔者看来,疫情显著拖累线下消费的同时,对文旅中的传媒、视频等细分领域则形成相对利好。例如,春节期间,文化旅游部首次开通热点线上文化服务,公众可以在线观看全国博物馆线上展览,参观国家博物馆30多个虚拟展厅,参加国家图书馆线上线下结合的公开课。因此,基于线上文娱服务平台,VR/AR等场景体验类项目,对于陆续开放的景区或度假区是一个较有利的补充消费体验。

像许多产业一样,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数字化智能化新浪潮正在改变着文旅产业的走向,线上的“新兴文旅”引起广泛关注。比如,喜马拉雅有声书改变了不少人的阅读习惯,旅游景点的数字化解说也很普遍,微信扫一扫就能听到全程精彩讲解。再如,苏州开发的文化消费“云平台”,春节期间举办线上文化消费系列活动,吸引了近7万人次参与。还如,武汉大学今年通过5G“云赏樱”,高峰期有千万人线上观看到樱花盛开的美景。可以预见,数字化智能化对文旅产业的渗透,还会持续在深度上下探、在广度上拓展。

当然,由于受到产业特性、产业基础、产业培育、消费习惯等的制约,单纯依靠“新兴文旅”来弥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并不现实,这仅能是稳增长的一个发展方向。

未来,“线上文旅”还要进一步完善文旅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开展多层面的政策协同配套,建立适应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的管理规范、考核体系和统计方法,设立数字文旅产业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的研发等。

更重要的是,要统筹促进新兴文旅、传统文旅“双轮驱动”起来。在困境中寻求出路推进改革,共渡难关。今年两会期间,就有代表委员提出,地产类文旅融合项目有资产但投资回报期过长,融资途径相对狭窄,贷款难度比较大,离实现“网上办、掌上办、指尖办”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解决。3月份,上海、北京先后出台实施“上海文化20条”“北京文化28条”,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个改革契机。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