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16城试点物流数据开放互联 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

2025-02-18 13:58 中国发展网

摘要:《通知》提出,试点目标是要聚焦物流行业发展突出问题,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打通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业务系统数据,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机制,建立健全物流数据分类及交换应用标准规范,形成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荆文娜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央网信办、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试点工作自《通知》印发之日起算,为期一年。2025年2月底前,各试点地区选择重点任务,形成试点实施方案。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试点建设,以成效显著的试点项目为基础,形成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落地实施的模式。

《通知》提出,试点目标是要聚焦物流行业发展突出问题,破除“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打通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业务系统数据,创新物流数据交互模式和解决方案,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示范项目,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有机结合的多层次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机制,建立健全物流数据分类及交换应用标准规范,形成物流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清单,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华表示,此次试点工作是推动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降本增效的重要举措。从行业角度来看,这将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烟囱”,实现物流、制造业、商贸业等多领域数据的互联互通,不仅有助于优化物流资源配置,还能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另外,这也进一步传递出国家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视,强调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多层次数据开放机制,为数据要素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表示,物流领域的数据开放互联,既涉及物流全链条上的制造业、商贸业和物流业等各类企业数据的开放互联,也涉及交通服务领域的数据开放互联,还涉及管理部门的数据开放互联。因此,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对行业数据共享开放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更对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物流业的数字化水平迅速提升。不过赵刚认为,当前,物流数据开放互联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存在数据壁垒,产供销物流配置效率不高。二是公共数据部门之间仍存在数据壁垒,一些数据仍不能充分共享。三是物流企业间存在数据壁垒,不同物流企业间的数据共享不足,降低了行业协同效率。

从内容上看,试点工作明确了四个主要任务:一是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二是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数据融合应用;三是国际物流数据综合服务;四是国家物流枢纽间数据互联共享。

陈晓华认为,此次《通知》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一方面,试点任务覆盖多式联运、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国际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体现了全面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试点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协同配合,强调限期实施和成效评估,确保试点工作能够真正落地见效。

据了解,《通知》以覆盖东中西部典型区域、兼顾超特大型城市为原则,选取16个城市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16个城市分别为:天津、唐山、宁波、金华、合肥、临沂、郑州、洛阳、武汉、宜昌、广州、海口、重庆、成都、乌鲁木齐、霍尔果斯。

在赵刚看来,上述试点城市在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这些城市首先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枢纽,也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商业中心城市或重要港口。此外,在地理位置上,分布在东中西部。这些代表性城市的试点,对促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小义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