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发改担当 奏响青春之歌
——记国家发展改革委第十四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
摘要:1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中配楼四层大会议厅座无虚席,演讲台上,16位参赛选手,将潜心研究的内容浓缩在6分钟内展示,台下观众席则时而响起阵阵掌声。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安 宁
11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成功举办第十四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中配楼四层大会议厅座无虚席,演讲台上,16位参赛选手,将潜心研究的内容浓缩在6分钟内展示,台下观众席则时而响起阵阵掌声。
优秀人才是推动发展改革事业前进的中坚力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高度重视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形成了发改人才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独创品牌,至今已走过整整24载。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号角。经过委领导亲自审定确立研讨主题和实施方案,本届研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主题,全委各单位积极响应、青年干部踊跃投稿,共收到参评论文647篇,60篇论文入围。经过四场分论坛紧张激烈的研讨,16篇论文进入决赛展开终极角逐。
一代代接续传承让研讨会愈发厚重坚实,一代代年轻发改人也让研讨会始终蓬勃昂扬。在本届研讨会中,新一代发改人也展现出踏实的发改气质和扎实的研究功底。
既聚焦问题导向,又体现改革思维。在决赛论文中,题目以设问形式出现的就有5篇,而在内容里,16篇论文均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为要旨展开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难融资贵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缓解。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闫少譞对国内“信易贷”模式下公共信用信息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理论溯源和实证分析,阐述了公共信用信息在贷前准入、贷中授信和贷后风控中的运行机理,提出了运用公共数据资源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的主要思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评估督导司杨筠透过碳排放强度这一数据,透视我国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面临的阵痛,建议将治理高耗能行业落后产能作为“双碳”工作的重点,助力碳排放强度目标实现。
既有充分调研,又有理论支撑。在决赛汇报中,“走访”“调研”“问卷”等词频频出现,数据分析更是参赛选手们的“当家本领”。区域开放司李俐娇,对91个国家5609种产品2413.42万条有效贸易数据,基于贸易网络分析方法对产业链韧性进行测度;体制改革综合司许华勇,从市值、规模、效益、效率、创新五个维度对全球范围、全产业的4.5万家公司进行整体画像;体制改革综合司周园丁,则对近千家企业和全国多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选手们的报告中,理论模型支撑着分析的可靠性,而这些原本晦涩难懂的理论,也能被形象生动地讲解,内行不觉浅而外行不觉深。“家庭可以抽象为一个人口再生产部门,这个部门最突出的特点类似理发,长期保持低生产率。”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韩非池用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高度抽象概括,代入“鲍莫尔病”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通过新视角找到新原因、提出新办法,为人口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新思路。
既立足当下实际,又具备前瞻思维。“今天的投资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消费。”发展战略和规划司向佳,关注着新形势下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路径选择。他从“消费是慢变量,投资是快变量”这一规律入手,提出投资对消费带动作用强的领域,将投资作为两者良性循环的动力起点、实现“以快带慢”,再通过消费牵引修正投资方向,以投资消费互促共进的合力推动内需螺旋式上升。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来自社会发展司的鲍文涵,从“当前人力资本结构决定未来经济增长”的先导律开启分析,叠加协同律、对冲律等基本规律,得出应实施新时代人力资本倍增战略的建议,即把“投资于人”作为更加鲜明的改革取向,全面嵌入政策体系、纳入宏观调控“工具箱”,以人力资本大跨越解决我国经济长期性、结构性、周期性问题。
既能放眼宏观,又能深挖行业。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头顶“改革”二字的宏观经济部门,承担了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大量改革任务,本届论文也体现出部门特色,既有立柱架梁的宏观制度构建,也有聚焦经营主体的小切口改革。
国民经济综合司于焕杰,通过构建平滑迁移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方法,发现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各不相同。对此,他根据各项政策特点提出实施路径和具体建议,以达到“把钱花在刀刃上”。
一等奖获得者黄晖已经不止一次参加研讨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与他持续聚焦装备制造领域密切相关。自机械专业毕业后,黄晖进入产业发展司工作,算下来他与装备制造打交道的日子已有10余年。长期关注细分领域,深度挖掘行业发展情况,对船舶工业和治理体系都提出了系统改革思路,几分钟的汇报干货满满。
既分类精准施策,又构建政策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司刘寅,收获全场最高分。他以海南自贸港为研究对象,分析优惠政策与市场感受之间为何存在“温差”,给出精准施策建议:在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初心不动摇的基础上,加快补齐交通短板和能源短板,探索政策创新、监管创新、行政创新,让政策转化为成本优势。地区振兴司许欣则对不同边境区段人口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区分段提出精准支持边境地区政策建议。
记者注意到,参赛选手们大多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清晰思路进行研究,而在“怎么办”的政策建议部分几乎都是即期与长期、宏观与微观的政策组合,力求政策形成合力,体现出发改人深厚的体系化思维模式。
20多年来,每一届研讨会的主题,都奔着发展的问题去,奔着改革的难处去,积极鼓励、有效引导全委干部,主动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主动向关键处精准发力。回顾本次研讨会的16篇论文,虽研究方向、分析方法各有特色,但无一例外都紧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展现出青年干部的信心决心和实干劲头。
“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历来是我委中青年干部想大事、议大事的重要平台之一,也是展示才华、展现自我的平台之一,希望大家把研讨会成果转化为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改革方案和工作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出席研讨会作总结讲话,并为获奖同志颁奖。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