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国家发改委:支持广州南沙借势大湾区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3-25 11:02 中国发展网

摘要:开展无人设备产业化应用、建设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建立深海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等,这些措施将极大鼓励具有创新和市场前景的行业企业先行先试。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季晓莉报道

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对南沙来说,《意见》的出台,既是难得的政策利好,也是给广东省、广州市压担子,希望省市区上下一体发挥合力,借势大湾区深厚底蕴、独特优势和经济纵深,率先探索建立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新业态新领域率先探索突破,真正将放宽市场准入改革成果传导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肖渭明在会上表示。

打造一流市场准入环境

肖渭明表示,南沙放宽准入和加强监管改革部署了15条具体改革举措,其中11条为放宽市场准入政策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谋划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从国家层面体系性统筹设计的重点改革任务。着力发挥南沙独特的改革创新优势,将南沙作为相关领域大胆探索、先行突破的功能载体,以期形成一批首创性改革创新经验,为全国层面重点领域改革带来新的局面。比如,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和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地,相继提出了参与制定并推动实施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技术标准,构建国际领先的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并开展国际检测认证服务等,通过建立与国际对接的标准、规制与制度体系,引领塑造先进标准、打造一流市场准入环境。

另一类是发挥南沙既有领域优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改革举措。《意见》充分响应地方发展需求,支持南沙大胆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积极延展市场应用场景。比如,开展无人设备产业化应用、建设大湾区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建立深海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等,这些措施将极大鼓励具有创新和市场前景的行业企业先行先试。比如,发挥广州外国驻穗领事馆集聚优势,谋划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有效激励优势创新产业资源汇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地和对外服务窗口,将为更好发挥南沙重大战略性平台作用提供保障。

此外,《意见》中还有4条为优化监管的具体措施,提出了要从全链条、跨部门、重点领域等方面着手,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多元协同格局,努力打造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准入监管模式,为在全国层面完善与市场准入制度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探索经验。

广州市南沙区区长吴扬在会上表示,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是重要领域之一,生物医药产业也是南沙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南沙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产业目录涵盖八大类140条,其中生命健康大类包含20条。南沙区落地“港澳药械通”、跨境医疗保险直接支付等特色政策,在南沙可看“港”医、用“港”药。同时,南沙科学城是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之一,聚焦深海深地深空等战略必争领域,已初步构建起“1+1+3+N”科创平台体系,科创资源富集。南沙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400家,培育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医谷、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广州)等平台项目,布局建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等6所三甲医院,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较为坚实。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畅通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市场准入的有关壁垒,不断提升

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构建能力和要素汇聚能力。”吴扬表示,南沙区将加快打造药品、医疗器械高端制造业增长极,推动细胞移植技术应用转化,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之外的医学研究,并在可监管的前提下,打通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有关部署,先后选择海南、深圳、横琴等基础较好地区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因地制宜制定实施特别措施,努力为经济发展拓展更多增量空间、增添更多改革动能。”肖渭明表示,这次出台

《意见》有多方面考量。

一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助力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从破除体制机制壁垒看,《意见》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充分释放科技、海洋、能源、医疗、旅游等市场消费潜力,进一步发挥服务业扩大收入与就业、稳定消费等多重功能。从畅通经济循环看,《意见》着力打造更优市场环境,为重点产业行业“建链”“补链”“强链”提供关键制度支撑。从产业链关键环节看,《意见》聚焦建立健全先进技术标准,鼓励更多经营主体投身关键原材料、关键部件以及前沿技术市场化应用场景开发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二是坚持对接国际规则,吸引集聚全球先进生产要素。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关键在于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选择南沙试点,加强配置各类要素资源,在尊重国情基础上吸收借鉴国际经验,《意见》支持南沙建立深海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在大湾区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开展数据跨境流通和交易,探索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欧盟碳排放相关标准互认机制等。这些工作将有助于南沙吸引更多高端要素,服务产业聚集和体系升级。同时,通过建立与国际对接的标准、规制与制度体

系,更加优化南沙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国际投资者对我国市场的投资信心。

三是坚持拓展市场增量,催生涌现新业态新模式。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空前加快,涌现了一批前所未有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些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意见》主要聚焦在重点领域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努力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多发展增量空间,鼓励大胆开展前沿颠覆性科技创新、积极扩大市场应用场景,这相当于在南沙举起一面旗帜,能够极大鼓励创新型企业先行先试,有效激发技术、资本、数据、人才等优质要素加快汇聚南沙。

四是坚持服务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衔接水平。放宽市场准入改革不仅要让市场“有感”,也要让更多民生“有感”。比如,在

医疗方面,拓展广东省电子处方中心功能,优化医疗服务与药品流通体系。在文旅方面,推动在南沙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邮轮免签政策。在居住生活方面,致力于塑造国际化高品质的生活圈,引进香港地区注册兽医、先进动物诊疗机构进驻南沙,探索香港地区进境兽药区域定点使用模式等。

“出台实施《意见》有利于充分发挥南沙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条件较好、要素资源汇聚等优势,持续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准入环境,更大力度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更好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率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经验。”肖渭明表示。

前瞻性首创性改革举措多

会上,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负责人王任飞介绍,《意见》提出了很多首创性改革举措。

一是在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方面有亮点。文件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进行了前瞻性谋划,这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以来,首次在海洋科创层面进行的拓展延伸。文件提出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利用南沙已落户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天然气水合物勘查

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机构和装置,推动更多创新资源进入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商业体系。这些有助于推动延伸海洋创新链条,在深海科研领域持续催生更多原创性、系统性创新成果。

二是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有亮点。文件提出创建广州南沙粤港融合绿色低碳示范区,利用绿色低碳园区建设运营新模式,建立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欧盟碳排放相关标准互认机制,助力“零碳”产品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三是在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方面有亮点。基于广州南沙发展基础和潜在优势,文件提出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努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提供信息共享、项目对接、检测认证、金融服务、争议解决等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

四是在创新高效监管方面有亮点。文件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放开市场准入与完善市场监管的关系,注重加强风险监测、识别和预警,协同提升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一道,提出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领域监管、协同化市场监管等举措,力求把激发市场活力与加强市场监管统筹起来,健全创新市场监管模式,确保市场准入改革“放得开、接得住、管得好”,为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作出探索示范。

着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在会上表示,广东拥有全国最长的大陆海岸线,是海洋经济大省,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向海图强,打造“海上新广东”。广州是南海之滨的综合性门户城市,集聚了国家海洋尖端科技力量,在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我们将按照《意见》要求,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要素加快向广州、南沙集聚,着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朱伟表示。

一是重点推动天然气水合物的研发和商业化。天然气水合物就是可燃冰,是最具潜力的清洁能源,可燃冰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海,但目前开发利用技术难度高、风险大,我国对可燃冰的勘探开采研究正进入关键突破阶段。广州将依托各类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利用好冷泉系统、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等大科学装置,鼓励引入相关企业,完成生产性试采和商业开采最后两个阶段,加快实现可燃冰开采的产业化,在广州南沙打造全国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商业开发总部基地,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二是重点打造高端海洋装备制造基地。当前,我国众多海洋工程装备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但大多存在核心装备国产率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规范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广州将聚焦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研究,提高海洋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全面打造面向全球的现代化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制造基地。

三是重点构建深海领域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当前,国际海洋科研已进入到深海大洋、极地的全海域范围,但深海领域探索难度大、领域新,需要跨领域、跨地区集中力量研究。目前,广州集聚了大量涉及深海领域的科研创新资源,具备扎实的基础条件。接下来,将推动重点研发企业、重点研究机构进一步向南沙集聚,共同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重在建立深海领域全球前沿科学研究协同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海洋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

推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大湾区

肖渭明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意见》将进一步深化南沙与香港、澳门等经济领域合作与制度衔接,推动更多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大湾区。

一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依托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建设,汇聚“域外法查明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南沙)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粤港澳青创基地和平台”等专业服务区块,加强与港澳法律、金融、人才、财税、青创、政务等服务资源整合,更好发挥港澳全球商贸网络资源优势,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国际产能合作信息、资源和渠道。同时,加快提升粤港澳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助力大湾区提升一体化水平。

二是进一步增强科技产业创新协作便利化水平。在改善创新环境方面,通过面向科研等应用场景开放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跨境流通和交易。在科研项目评审、经费支出、过程管理等方面,借鉴吸收港澳及国际管理制度等举措,形成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助推产业创新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港澳企业利用境内人类遗传资源开展医学研究,尽管开展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方面研究暂未放开,但现在的政策力度已经很大,希望能推动已有政策尽快落地。此外,及时采纳香港方面产业界意见,实施引进香港地区注册兽医、先进动物诊疗机构进驻南沙,探索香港地区进境兽药区域定点使用模式,进一步促进港资企业融入大湾区产业集群生态。

三是推动人才顺畅流动。通过引入港澳等境外专业服务人才,研究建立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为港澳人才提供更便利的工作执业、跨境流动、居住停留等支持政策;对于在南沙从业、已在港澳参保的港澳居民,免于在南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实行更大力度的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措施,加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等载体建设,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入驻南沙。

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在会上表示,与开展同类改革试点的地区相比,南沙注重与周边地区错位发展。例如,在设立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方面,突出面向大湾区,侧重支持商业航天、生物医药、海洋科学等领域。“接下来,我们将坚持以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为总牵引,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深度融合,打造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推进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制,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把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孙志洋表示。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