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摘要: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财政和金融政策都必须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支持。
郭春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出发,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明确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当前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新要求的重要体现,对持续扩大和满足内需,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紧密结合提供了重要指引,对加快以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目的都是畅通经济循环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我国经济增速在2008年降至10%以下,2010年略反弹至10.6%后逐步下滑到2014年的7.4%,2015年跌至7%。这一时期经济运行中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四降一升”)等困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经济循环出现堵点。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论述。从实践结果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稳定经济运行、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企业盈利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全球经济疲软情况下,2016-2018年经济增速稳定在6.7%~6.9%的中高速水平;2018年“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增加值达到14.8万亿元,2019年进一步提高到16.2万亿元。
国际金融危机还带来了逆全球化思潮抬头,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经济大循环更加乏力,国内大循环也受到影响。在供给侧矛盾还没有完全化解的同时,需求侧矛盾进一步凸显。从国际看,全球陷入“二战”以来最大幅度衰退,特别是消费占比较高的发达国家经济降幅明显,我国外需增长持续受到制约。从国内看,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下,内需发展受到较多限制。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由此可见,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都是为了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促进供需更好对接,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
二、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果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不是单纯依靠刺激性政策,也不再走简单扩大规模的老路,要进一步助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循环畅通,按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的全链条拓展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
(一)扩大内需要完善政策支持
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财政和金融政策都必须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支持。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提振市场信心,量身定制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扩大消费政策措施。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夯实国内基本盘。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加强改革开放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为国内市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充分释放内需潜在势能。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增强内需发展后劲。
(二)扩大内需要提升供给水平
坚持去产能,受疫情影响,外需和内需持续受到制约,必须进一步给落后产能、过剩产能做“手术”,推动资源要素向经济转型升级的领域集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坚持降成本,疫情以来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必须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负担,增强扩大再生产能力。坚持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内需稳定增长提供保障。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补短板,瞄准基础设施、公共卫生、应急储备等短板领域,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大力破除无效供给,大力培育新动能,大力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三)扩大内需要坚持五个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坚持实现共同富裕,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扩大内需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为国内市场平稳发展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在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新时代扩大内需应顺应“三大深刻变化”,实现“三个随之变化”,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发展阶段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着力点应随之发生变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都在深刻变化。立足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不能再简单地直接刺激投资和消费,而要同时着眼供需两侧,统筹考虑消费、投资和产业等重大比例关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良性循环和动态平衡。
(二)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方式方法应随之发生变化
未来一段时间,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趋紧制约投资增长,创新能力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群众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财政金融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制约内需潜力持续释放。顺应发展条件变化,扩大内需要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运用新视野、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以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三)国内市场规模发生深刻变化,扩大内需目标定位应随之发生变化
大国经济优势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具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门类、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备的配套体系,拥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要坚定战略自信,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形成以国内市场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