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稳价政策成效显著 国内物价持续平稳运行
摘要:在复杂严峻形势下,我国始终把稳物价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调控机制,完善调控方法,持续做好价格调控工作。
刘志成
2022年,受复杂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除中国之外的多数国家通货膨胀水平高企,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面对稳物价的复杂局面,我国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着力稳定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着力稳定市场预期,价格调控成效显著,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为宏观经济运行营造了良好的物价环境,也为全球应对通胀作出了重要贡献。
过去一年,发达经济体爆发了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水平亦大幅攀升。受乌克兰危机、美欧疫情后财政货币政策过度刺激等因素影响,2022年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并在国际上诱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2022年,西德克萨斯中级轻质原油(WTI)和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较上年分别上涨38.5%和42.8%,RJ/CRB商品价格指数2022年均值较上年上涨36.2%。能源、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推高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美欧疫情冲击下劳动参与率下降、劳动力供求关系紧张导致名义工资涨幅较大,叠加能源、粮食涨价影响,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大幅攀升,达到近40年来的高位。2022年,美国、欧元区和英国CPI涨幅分别达到8.0%、8.4%和8.9%(1-11月份)。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印度、南非和巴西CPI年度涨幅分别达到6.7%、9.7%(1-11月份)和7.0%(1-11月份),委内瑞拉、黎巴嫩、苏丹、叙利亚和津巴布韦等国通货膨胀水平一度超过100%。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外通货膨胀持续高企,给我国造成了一定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在复杂严峻形势下,我国始终把稳物价摆在重要位置,不断创新调控机制,完善调控方法,持续做好价格调控工作。在长期的价格调控实践中,我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逐步建立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等重要基础性制度,奠定了保供稳价的制度基础。稳物价工作还高度重视机制和方法上的完善和创新。在调控机制上,建立健全央地协同机制和联保联供机制,在重要民生商品和大宗商品方面,中央负责统筹全局、协调各方,部门和地方各尽其责、协同配合,通过强化跨区域互济互助,加强产销衔接,形成了调控合力;创新并不断完善价格区间调控机制,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的思路,统筹考虑产业链上下游关系、价格与供给需求互动关系,通过合理设定价格区间,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对生猪、成品油、煤炭等重点商品实施了区间调控。在调控方法上,充分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丰富调控政策工具,改善调控政策效果。着力加强重点领域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及时发现处置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着力畅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产供储销全链条推进稳物价,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行和市场供需有效对接;着力加强储备制度建设和储备能力建设,提升重点商品储备水平,持续提升储备调节能力;着力引导市场预期,通过加强政策和市场信息发布,向市场释放明确调控信号,加强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打击投机炒作,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在健全机制和科学政策保驾护航之下,我国价格调控成效显著,国内物价持续平稳运行。通过科学的治理和行之有效的政策,我国既确保国内物价总水平稳定,又为全球价格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在合理区间运行,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0%,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全年上涨4.2%,均大幅低于国外主要经济体。我国物价总水平总体稳定,上下游价格协调性持续改善,为宏观经济稳定复苏营造了良好的物价环境。食品价格方面,2022年,尽管国际粮食危机阴影笼罩,我国仍保持了食品价格稳定,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上涨2.8%,处于温和上涨区间,明显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10%左右的涨幅。其中,生猪和猪肉价格调控效果明显,周期性波动明显缓解;虽然国际粮价年初大幅上涨,随后剧烈波动,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缓,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全年36个大中城市大米零售价比上年下降1%,面粉零售价比上年上升3%。在国际粮食供求格局紧张形势下,我国食品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保障了民生福祉。能源价格方面,在国际能源供求形势严峻、主要能源品种价格大幅上涨、多个国家遭遇能源危机的不利局面下,我国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努力做到全国一盘棋,有效平衡能源市场供求,煤炭、电力、成品油、天然气价格总体稳定。CPI中居民水电燃料价格上涨约3%,汽柴油价格涨幅也明显低于美欧。在国际能源总体短缺的情况下,取得相关调控成果殊为不易。
展望2023年,尽管国际通胀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国际大宗商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能源、粮食、工业金属价格可能延续高位波动态势,但我国物价总水平稳定运行具备坚实基础。需求方面,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回升,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带动居民消费稳步向疫情前的常态回归;供给方面,我国生产和供给能力充裕,应对临时性供给冲击的调控经验丰富,能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增长。此外,国内粮食、能源生产能力和储备调节能力不断提升,生猪产能合理充裕,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物价总水平仍将在合理区间运行,稳定的物价将为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室)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