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施策 山东泰安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摘要: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县两级发改部门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确保了如期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各项任务。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李海枫、孟诏安、记者高杨报道 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泰安市易地扶贫搬迁涉及东平县5个乡镇(街道)16个村,搬迁群众1.5万人,占全省任务总量的39%,是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的主战场。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县两级发改部门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工作重中之重牢牢抓在手上,精心组织、认真谋划,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确保了如期高质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各项任务。该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泰安市发展改革委荣获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东平县西王社区荣获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最美安置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宣传。
9个新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鸟瞰图。供图:泰安市发展改革委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和发展才是目的。“十四五”以来,泰安市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一是抓产业培育,强化基础保障。统筹实施搬迁社区、产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重点引进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帮助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尹山庄社区制帽车间、朝阳庄社区光伏扶贫、西王社区红尚制衣、后亭社区滨河钢结构、百户庄社区旅游扶贫产业园、西王社区盛世长青电缆等一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发挥效益。同时,建立产业项目与脱贫群众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务工就业、资产收益、入股分红等形式,确保搬迁脱贫人口能够持续稳定受益。
二是抓政策导引,强化就业保障。按照“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原则,结合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项目“四送”专项服务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能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积极开展“鲁力同新”等就业服务示范活动,建立外出务工需求清单,为搬迁群众提供省内外有组织劳务输出服务。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动员安置区落地的产业项目、企业实体、乡村振兴劳务基地等最大限度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
三是抓设施配套,强化服务保障。积极争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资金和政策性贷款统筹用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各安置区立足自身实际,科学谋划社区景观绿化,高标准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五化工程”,同步推进水、电、气、暖、讯等基础配套建设。同时,配建党群服务中心、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文体广场、卫生室、幼儿园、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设立医保、社保、水电费收取等便民服务窗口,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高。
四是抓治理创新,强化长效保障。突出党建引领,各安置区全部成立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组织、制度和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新冠肺炎疫情社区常态化防控、孝善养老、爱心助餐、社会捐助等重点工作,通过开展搭台唱大戏、村风民风表彰、好公婆、好儿媳、好邻居、美丽庭院等系列评选活动,丰富了搬迁群众文化生活,拉近了搬迁群众情感距离,使搬迁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人文素养有了较大提高,逐步实现从“融入”到“融合”、从农民到居民的平稳过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下一步,泰安市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