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端稳端牢中国饭碗
摘要:秦皇岛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持续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切实保障全市粮食安全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发展网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秦皇岛市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持续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切实保障全市粮食安全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扎实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全面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转用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2022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1.8万亩。二是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及减量增效项目实地调查,目前全市445户农户施肥数据已全部完成调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工作,在北戴河新区西河南村和卢龙县东水家沟村建立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目前我市已结合卢龙县东水家沟村土壤状况和农户种植习惯,建立200亩甘薯土壤退化治理示范区。三是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推广先进适用节水灌溉技术,有序新建一批山丘区和平原区节水型、生态型灌区,提高农田抗御旱涝灾害能力。四是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有效保障好粮食生产、节水、深松深耕等绿色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机具补贴,2022年全市共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0.23亿元。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深入实施,截至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以上。
二、强化生产底线思维,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一是压实粮食生产目标责任。将全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区,下达到乡镇,落实到作物、到村、到地块,并实行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工作制度,在春耕、三夏等粮食播种关键时节,利用农情直报系统,实行每周三次调度制度,确保年内完成粮食194.5万亩播种面积任务。二是加大粮食生产资金投入。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重点保障领域,逐步提高土地出让让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稳定和强化种粮补贴,着力保护和调动市县乡三级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2022年预计全市共计发放耕地地力补贴2亿元、一次性农资补贴0.33亿元。三是抓好秋粮田间管理。按照稳面积、稳产量的要求,组织研究制定玉米、谷子、水稻、花生、大豆、甘薯、马铃薯等主要秋季粮油作物中后期田间管理及灾后应对技术指导意见,分作物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盯着抓,夺取秋粮丰收。加强农业、发改、统计、气象、财政、水务等部门配合,组织农业与气象部门签定气象合作框架协议,及时发布有关农业气象专报10期,准确分析研判气象灾害发生趋势。
三、强化各级责任落实,提升储粮科学管理水平。一是完善粮食储备体制机制。积极落实2021年第二批新增粮食储备计划,指导企业稳定落实社会责任储备,确保粮食加工企业、贸易企业商品粮库存常年保持在一定水平,形成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原粮储备与成品粮储备互为补充的储备体系。二是加强储备执法检查。完善市县两级储备粮执法督查制度,落实储备绩效评估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市县两级粮食储备承储企业考核,压实承储企业对市县两级储备仓储保管、安全生产、质量安全和资金管理等承担的主体责任,确保市县储备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对国有粮食企业、基层粮库开展价格、计量、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监督检查98家次,出动执法车辆100余台次,执法人员360余人,检查在用计量器具75件 。三是落实政策性粮食属地监管职能。完善政策性粮食收购、储存、出库等重点环节监管机制,抓好全市政策性粮食监管。落实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政府对辖区内承储中央储备粮、省级储备粮、市级储备粮企业,依法履行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
四、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提升跨区域粮食流通便利。一是提升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加强市场监管监测,统筹抓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协调落实收购资金、仓容等保障措施,牢牢守住种粮“卖得出”的底线。做好政策性粮源投放、政府储备吞吐轮换、市场粮源调度等工作,精准落实调控措施,积极引导市场预期,维护市场平稳运行。二是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拓展电子交易平台功能和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粮食交易平台调控联动、保供稳市载体作用。做好市县两级储备粮轮换拍卖工作,推进粮食电子联网交易,提高市县储备粮竞价交易比例。加强与黑龙江、吉林等稻谷、大豆主产省的产销合作关系,弥补大米、大豆供需缺口,确保我市粮油加工企业原料供应。三是强化粮食流通监管。强化动态监管和信用监管,加大“四不两直”执法检查力度,扎实开展夏秋粮收购检查、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检查、粮油库存检查等专项执法行动,及时发现问题并依法处置,保持对涉粮违法违规案件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四是扎实做好军粮供应工作。完善军粮供应保障机制,推进军粮供应统筹改革,落实部队主副食品区域集约化保障军民融合三年行动方案。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网上可视化展厅式超市,发挥试点地区示范作用。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立足战备、着眼平时,服务部队、兼顾社会”,既能在平时服务于社会需求,又能确保战时快速切换。
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筑牢粮食应急安全屏障。一是完善粮食应急体系。与全市139家粮食应急网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粮食应急网点权利义务。实行粮油供应应急联动保障机制,突出重点区域,全力保障市场供应,确保粮油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规范管理各县区应急网点,加大应急培训力度,适时开展粮食应急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增强粮食应急体系联动能力。二是推进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完善优化全市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布局,重点加强国家粮食物流节点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青龙满族自治县粮食和应急物资综合储备库工程建设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我市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监管和项目调度,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三是加强央地储备协同运作。强化与中储粮秦皇岛直属库协同配合,把握好储备粮轮换时机和节奏,确保全市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保供有力。常态组织市县储备粮、最低收购价小麦、国家临时存储粮等政策性粮食网上竞价拍卖活动,切实保障全市加工企业用粮需求,促进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四是开展粮食市场监测预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粮食行业发展,加强市场供需形势监测,分析供需形势,以中粮鹏泰、骊骅粮油、四季雪面粉、金海粮油、金海食品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为依托,统筹中储粮轮换与地方储备粮轮换、新增政府储备的协同运作,确保市场稳定。
六、强化优质粮食供给,推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围绕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粮减损健康消费提升等“六大提升行动”,组织有关部门和县区开展“十四五”优质粮工程项目申报,经审定,我市中粮面业(秦皇岛)鹏泰有限公司等8个项目通过省专家组评审,核定投资基数7534万元,拟补助资金1984万元,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依托优势粮源,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优质粮食产品,中粮鹏泰、四季雪面粉、香海粮油等3家企业的5款产品被省评为“燕赵好粮油”,其中,中粮鹏泰的2款产品还被国家评为“中国好粮油”,有效提升秦皇岛市粮油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二是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常态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验收、粮油库存检查质量抽查、储备粮出入库质量检验等工作,组织粮油质检人员培训,提升全市粮油质检监测能力。按照《河北省超标粮食收购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严格执行粮食出库检验制度,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或用于食品生产加工。三是加强进口粮食风险防控。严格进口粮食检验检疫,有效开展进口粮食安全风险监控计划,保障进口粮食质量安全。督促县区政府、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进口粮食安全管控体系和疫情联防联控体系,做好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和疫情防控工作。跟进做好进口粮食后续监管,严格查处违规问题,堵塞疫情传播漏洞。四是推进节粮减损。强化粮食物流主要通道、重要线路和节点建设,发展粮食多式联运,提升粮食散装、散运、散储、散卸程度。加强节粮减损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建立健全粮食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全流程节粮减损标准化体系,减少资源浪费。(陈亮)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