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发改委:县城数量大、类型多,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2022-05-09 15:37 中国发展网
城镇化建设 县城发展 县城人口流动

摘要:要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具体来说未来“县城”该怎么建呢?《意见》明确,要将全国县城进行功能定位,也就是按照不同特点分成五个类别,确定不同发展路径,包括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对于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方向,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县城数量大、类型多,发展路径各不相同。要尊重县城发展规律,顺应县城人口流动变化趋势,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类型县城的发展路径。

一是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

二是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支持具有资源、交通等优势的县城发挥专业特长,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支持边境县城完善基础设施。

三是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为有效服务“三农”、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四是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五是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加强民生保障和救助扶助。同时,县城建设要严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另外,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产业是县城建设发展的根基,有产业才有就业岗位、才有人口集聚。产业配套设施可供众多企业共用共享,直接影响着要素是否流入和企业成本高低。不少县城的产业平台功能比较薄弱、配套设施不健全,升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冲抵了县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低的优势。要推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夯实县城产业基础,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增强产业支撑能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二是提升产业平台功能,根据需要配置公共配套设施,引导县域产业集中集聚发展。

三是健全商贸流通网络,发展物流中心和专业市场,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地。

四是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求,改善县城消费环境。

五是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特别是困难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稳定就业能力。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