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建设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 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02-10 12:16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国民经济循环 现代流通体系

摘要: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的有效手段。国民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王建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流通体系建设。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八次会议,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打通影响国民经济循环的流通堵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都对健全现代流通体系作出明确部署,强调要强化流通体系支撑作用。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构建由“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骨干流通走廊”组成的内畅外联现代流通网络,更好服务商品和资源要素跨区域、大规模、高效率流通。我国经济纵深广阔,随着流通空间范围扩展,商品和资源要素或更为分散,流通的规模效益、聚集效益逐渐减弱,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建设由“支点城市+骨干走廊”组成的现代流通网络,发挥现代流通体系对商品和资源要素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优势,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加快建设现代流通网络

一是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面临规模效益、聚集效益下降问题。经济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关联方式。我国经济纵深广阔,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生产、消费在规模、结构与时空分布方面将发生较大变化。这些变化的出现,为更广阔的区域、更多元的主体加入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既定生产函数所对应的社会商品总量相对稳定,随着流通空间范围的扩展,商品和资源要素或更为分散,规模效益、聚集效益逐渐减弱。

二是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的有效手段。国民经济循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流通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提升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更好协调流通范围扩大所带来的商品和资源要素分散化、多元化的现实情况,与促进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规模化、集约化的客观需要,并推进区域间流通设施网络和组织运行方式协同发展,需要加快构建支撑商品和资源要素顺畅流通的现代流通网络。

将中心城市和运输干线作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的重要方向

一是我国发展实际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提供了保障。从生产和消费空间布局看,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人口等资源要素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都市圈聚集的趋势愈发明显。从交通条件看,中心城市之间的综合立体交通网逐步完善,干线大运量货运通道网络基本成型。这些发展实际为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客观上使得商品和资源要素主要依托城市群间的运输通道进行循环流通。因此,从中心城市和运输干线着手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加快建设步伐,早日发挥现代流通网络对提升我国流通组织化水平、更大范围联系生产消费、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的积极作用。

二是将中心城市建设成“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流通支点城市聚焦优势资源地、产业和消费集聚地等全国重要节点城市,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流通要素不断集中,商贸、物流、交通等流通设施不断完善,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将具备条件的中心城市打造成流通设施的集中载体、流通要素和流通产业的组织中心、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的聚集区域,实现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三是串接支点城市形成“骨干流通走廊”。骨干流通走廊通过串接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推动商品和资源要素在一定方向上大规模、高效率循环流通。在具备条件的方向,积极向外延伸骨干流通走廊辐射范围,推动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的国际流通走廊,培育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性新优势。从硬件设施看,骨干流通走廊主要依托干线运输通道特别是货运通道,推动设施高效联通,保障支点城市间商品和资源要素流通的规模需要;从软件运行看,主要通过在干线运输通道辐射沿线营造相互衔接的市场、金融、信用环境,推动产销深度衔接,保障商品和资源要素能够在支点城市间高效、顺畅流通。

建议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快建设现代流通网络

一是积极发挥市场在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流通领域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建设现代流通网络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流通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率先在现代流通网络辐射范围内打破区域封锁、清除市场壁垒,充分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培育骨干流通企业,推动商品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二是充分发挥中央在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大国经济必须实现内部可循环,建设现代流通网络要利用好我国经济纵深广阔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市场、商贸、物流、交通、金融、信用等现代流通体系软硬件条件在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骨干流通走廊布局建设。

三是统筹发挥地方在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推动现代流通网络建设需久久为功、付出长期努力,各地区要对标对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参与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骨干流通网络建设,并找准自身在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进一步加强区域分工合作,避免简单复制、照套照搬其他地区经验,力戒短期行为和浮躁情绪,走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之路。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司长)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