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齐河:“五化、五心”打造高质量十分钟便民服务圈
摘要:在场所建设上,实现全域提升。县级配套500万元专项资金,对10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场所设施集中进行提档升级,改扩建场所46个,内部改造场所50个,大幅提升基层便民服务硬件水平。同时,列支运转经费800万元,统筹用于村、社区便民服务阵地建设和运转。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翟腾腾、徐开勋、记者殷晓旭报道 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是山东省齐河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关键一招,也是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务实举措。今年以来,齐河县围绕企业群众“好事要快办”的服务理念,聚焦五化,做到五心,高标准建设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易办,全面构建企业群众办事“10分钟便民服务圈”。
聚焦阵地建设标准化,在保障规范运行上精心
在场所建设上,实现全域提升。县级配套500万元专项资金,对108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的场所设施集中进行提档升级,改扩建场所46个,内部改造场所50个,大幅提升基层便民服务硬件水平。同时,列支运转经费800万元,统筹用于村、社区便民服务阵地建设和运转。
在队伍配备上,实现人员下沉。全县各便民服务站点配备5名以上工作人员,315名管区干部集中入驻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建立了以年轻干部、党员发展对象、后备干部为主体的社区干部队伍,通过轮流上岗、定点服务等方式,充实基层便民服务力量。
在环境打造上,实现标准统一。以标准化手册为依托,按照“县级统一标准、乡镇分头落实”的原则,统一了便民服务中心站点的设计风格,并制作下发服务指南和业务手册,实现基层服务和日常管理“六统一”。同时,加大对标准化建设督导落实,坚持达标一个、验收一个。截至目前,8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已通过标准化验收,年底前其余便民服务站点将全部达标并实现标准化管理。
聚焦县域服务一体化,在三级互联互通上倾心
推进服务能力一体化。按照“能放则放、就近办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力度,印发工作方案,确定乡镇“就近办”事项205项,村、社区“就近办”事项135项。探索开展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将个体工商户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69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放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直接办理,实现5项高频事项在城市社区当场出证。
推进服务保障一体化。狠抓重点改革事项落实,保障政务服务供给能力。目前,“双全双百”工程“身后一件事”、“残疾人救助一件事”等3项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已实现县乡一体化服务,基层累计办理261件。“一业一证”县乡村“三级通办”成效显著,基层累计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150件。跨域办理、优化老年人服务、政务服务好差评等重点改革全面向基层延伸,基层营商便民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推进服务模式一体化。自主研发齐河县“小齐帮办”服务平台,以125个基层代办点、149名“小齐帮办”人员为依托,实现帮办代办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县级设置响应中心,集中受理,分发需求,基层人员通过平台实现统一调度,建立起“上下联动、内部协作、业务闭环”的帮办代办体系,形成“群众动嘴、帮办跑腿”的新模式。
聚焦服务措施便利化,在推动好办快办上用心
拓宽“政银合作”。在全县8家银行21个网点打造“政务+金融”便民微厅,实现9项涉企高频事项延伸服务。
深化“政邮合作”。依托22个基层邮政网点,实现乡镇邮政代办全覆盖。大力推行“居家办”模式,82项高频事项实现电话预约、上门收件、全程代办。
推广自助服务。在4个乡镇、3个银行网点铺设政务服务一体机8台,打造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便民服务就近办、自助办。
丰富服务举措。大力推行错时延时、预约上门、绿色通道等服务模式,设置无障碍通道,配备轮椅等助老助残设备,多措并举提高群众满意度。
聚焦运行机制常态化,在确保长期成效上尽心
加强常态化培训。针对窗口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规范等,制定常态化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集中学习、专题授课,提升基层便民服务人员能力素质,今年以来,累计培训17场2000余人次。
加强常态化考核。设置专职股室负责基层便民服务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制定印发考核管理办法,对乡镇便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考核,不定期开展暗访督查。今年以来,先后开展基层调研12次、督导检查17次、下发通报11次,强化基层各项工作落实。
聚焦镇域服务品牌化,在服务创新提质上齐心
实施“一镇一品牌”创建工程,各乡镇深入挖掘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改革实践案例,不断提升基层服务形象。刘桥镇推动便民服务与党建相结合,打造了“红色驿站”服务品牌。通过统筹村、社区正式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红色力量”,组建红色帮办员队伍,在全镇65个行政村建立了红色驿站,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
焦庙镇创新“网格+便民服务”模式,从全镇挑选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91名网格员,组建帮办代办队伍,统一培训上岗,提供上门代办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马集镇打造便民服务“智慧行”品牌,借助“智慧社区平台”,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24个高频事项,整理成通俗易懂的“一次性告知单”录入平台,群众扫描专属便民码,即可获取详细的办事指南,并可联系社区人员上门帮办,实现了便民服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晏城街道探索开展“街社一体化”、赵官镇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政务服务”模式、仁里集镇构建“群众之家”、大黄乡打造“爱心驿站”、潘店镇成立“跑小二”队伍等,各乡镇都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推出了各自的服务品牌。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