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 浙江省大力推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志性工程
摘要:一是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编制完成浙江省“十四五”对口援疆、援藏、援青规划。“十四五”期间,围绕智力支援、产业支援促进就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安排项目639项,其中2021年度安排项目558项。
中国发展网讯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学习贯彻《“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 分享之浙江省大力推进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志性工程案例。
浙江省高度重视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工作,将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作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工程,在省内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加快省内山区26县和革命老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决扛起做好对口工作的政治担当,高标准做好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和东西部协作工作,助力对口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了积极成效。
聚焦补短强弱,加快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1+2+26+N”政策体系,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1”即一个总体方案。高质量编制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分层分类导向、重点任务举措和政策保障措施,聚力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和提升居民收入富民行动。“2”即两个指导意见。制定实施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结对帮扶两个指导意见,全面动员发达市县、省级单位、省属企业、央企在浙分支机构、金融机构、省属高校参与结对帮扶工作,推动构建组团式、宽领域、全覆盖的结对帮扶体系。“26”即实施“一县一策”精准支持。针对山区26县不同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特色优势,“一县一策”为每个山区县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和政策工具箱,推动共性问题共同解决、个性问题个别解决,推动每个山区县培育做强一个特色主导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N”即一批专项支持政策。按照“小切口、大牵引”的思路,聚焦产业发展、要素保障、人才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推动省级有关单位先后制定20个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传承红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积极争取将浙西南革命老区纳入全国12个革命老区范围,加大对浙西南等革命老区统筹支持力度,推动革命老区加快共同富裕步伐,努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窗口。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根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要求,结合我省实际,聚焦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研究编制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新时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二是提升振兴活力。加快革命老区提升发展“一县一业”特色生态产业,积极挖历史经典产业品牌文化价值,培育做强农旅富民产业。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盘活乡村闲置资产,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支持革命老区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接轨融入都市区经济,推进优质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深化市际、县际有机结合的流域补偿机制,探索完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应用体系。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一批高速公路、铁路、通用机场和内河港口、航道建设,提升革命老区交通运输支撑能力。重点支持引导革命老区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序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海上风电布局建设。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建设5G网络,推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弘扬红色文化。创建和提升一批革命老区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红色旅游教育基地,打造政治引领、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基层执政阵地。加强革命史实研究和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高水平打造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策划推出一批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浙里红”精品路线。
坚持协同联动,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
推动陆海统筹、山海互济,持续深化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加快山区26县和革命老区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携手共富的良好态势。一是不断拓展山海协作领域。从以产业协作为主,向资金要素、科技创新、公共服务、消费帮扶、人才支撑、乡村振兴等多领域拓展,推动山海资源优势互补、要素有机衔接。二是不断丰富山海协作平台。从谋划设立9个山海协作工业产业园、18个山海协作文旅产业园,到创新建立山海协作“产业飞地”“科创飞地”“消薄飞地”,平台载体越来越丰富。特别是今年以来,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山区26县和革命老区到省内发达地区投资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左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飞地”,拓展发展空间、开辟税源渠道,目前已推动18个“产业飞地”签约共建。30个“消薄飞地”已实现山区26县全覆盖,累计返利超2亿元。积极推动杭州、嘉兴等地为山区26县集中布局“科创飞地”。三是不断完善山海协作机制。印发《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山海协作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50个经济强县结对帮扶山区26县,每年推动山海协作产业项目300个左右、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同时,大力支持宁海、长兴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要素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
强化使命担当,全力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
坚决扛起对口工作政治责任,将对口工作纳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印发实施《关于打造对口工作升级版实施意见》,推进工作项目化、项目体系化、体系品牌化,全面加强对对口地区帮扶力度。一是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编制完成浙江省“十四五”对口援疆、援藏、援青规划。“十四五”期间,围绕智力支援、产业支援促进就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文化教育支援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安排项目639项,其中2021年度安排项目558项。二是全力做好对口合作工作。浙吉两省签订了新一轮《深化对口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双方合作的重点,印发实施2021年度浙吉重点合作项目清单,推进重点合作项目53个。完善浙吉合作高端智库,深化推进“一市一平台(园区)”建设。三是全力做好东西部协作工作。签署《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和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东西部协作工作结对关系调整平稳过渡。选派155名干部入川挂职,到位专业技术人才1150人,帮助四川省36.75万名农村劳动力、5.77万名脱贫人口实现劳务协作转移就业,采购销售四川省消费帮扶产品21.3亿元。
责任编辑:吕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