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保人民温暖过冬 能源安全稳定无缺煤之虞
摘要:据了解,今年冬季全国电力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加约2亿千瓦,有效顶峰负荷将再提高6000万千瓦以上,顶峰发电能力可以超过12亿千瓦,全国最大发电能力能够保障最高用电负荷需求。
秦皇岛港存煤达539万吨 较9月底提升近150万吨 11月7日,秦皇岛港存煤达539万吨,较9月底提升近150万吨。随着煤炭产量持续增加,秦皇岛港场存稳步提升。作为重要的煤炭中转基地和市场风向标,持续增加的存煤为保障下游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反映了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图为秦皇岛港刚到站的运煤列车。郭丁源/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郭丁源
一股强劲的全能型寒潮正“横扫”我国大江南北,11月6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冬首个暴雪橙色预警。随着寒潮来袭,能源保供进一步引发关注。
“随着供煤水平提升,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升至20天,能源安全稳定,并无缺煤之虞。”业内人士表示,电厂存煤天数达20天是一个标志性的指标,在铁路运输保障下,后续全国电厂存煤还将持续提升,为今冬明春能源保供打下良好基础。10月底以来,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能源保供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价格猛涨势头得到遏制,电力供需形势也总体平稳。
能源保供稳步推进
做好能源保供工作,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和群众生产生活,事关国计民生。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给正常经济运行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客观地讲,出现当前这种形势,是多方面因素不断叠加和传导造成的,既有国际大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打乱能源供需节奏的影响,也有国内经济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稳定恢复,工业用电持续增长、全国能源供需偏紧的原因。
“‘限电’是极特殊的情况,目前已见不到了。之前主要因为煤炭价格大涨,终端发电价格与原料价格‘倒挂’是电力供应出现缺口的直接原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受投机驱动及储备和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能源市场价格呈现阶段性的涨跌。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段时间以来一直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煤矿挖潜增产,产运需各方共同发力增加市场供应,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煤炭供需形势明显好转。11月4日,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14亿吨,可用天数20天,其中东北三省统调电厂存煤可用32天。
全国主要产煤省区晋蒙陕连日来多措并举,推动煤炭价格理性回归,发电供热企业直供长协全覆盖取得积极进展,煤炭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向平衡方向发展。多个大型煤炭公司也积极响应煤炭经营企业开展今冬明春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保供稳价诚信承诺,共解燃“煤”之急。2021年10月,国家能源集团共完成煤炭产量5064万吨,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同比增加421万吨,增长9.1%。11月前3日,日均产量环比增加7万吨;11月3日,日产量达到177.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为减轻煤电和供热企业税费负担,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和经营压力,我国实施了支持煤电和供热企业纾困解难的“减、退、缓”税措施。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负责人称,截至11月4日,全国共为煤电和供热企业办理减免税57.8亿元人民币,办理缓、退税92.9亿元。银保监会表示,将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支持条件的煤电、煤炭、供暖等企业和项目给予合理的信贷支持……一系列稳煤价、降成本的“组合拳”有力打出,全力保障了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价格逐步回归合理
火电是我国电力供给的最主要来源。今年以来,市场阶段性煤炭供需矛盾带来煤炭价格高企,而动力煤和电价倒挂使发电企业亏损,火电产量受限。为了保供稳价、疏解成本,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
10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法对煤炭价格实施干预措施,当日动力煤期货价格即应声下跌。此后几周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密集采取行动,连发十余则文件,出台系列煤炭保供稳价措施。不仅如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也积极做好市场导向工作,针对市场自媒体发布的关于煤炭保供稳价工作的报道,要求其严守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严禁捏造、散布煤炭相关不实信息。对于失实失范报道线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转请宣传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截至11月2日,动力煤主力合约连续10日下跌,累计跌幅54.7%,结算价898.4元/吨。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已降至1200元/吨左右,坑口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降至1000元/吨左右,一周内下降超千元。
除了国家层面的推动,国有企业也体现了担当精神。近日,继内蒙古伊泰集团、蒙泰集团、汇能集团和兴隆集团等多家民营企业主动下调坑口煤售价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国有企业也相继主动下调煤价。在近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召开的会议上,全国10多家主要煤炭企业纷纷表态跟进,主动将主产地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价格降至每吨1000元以下。从市场监测情况看,10月下旬以来,全国坑口、港口煤价均大幅下降,随着后期煤炭产量提升,煤炭市场供需形势将进一步改善。
强化协调担当尽责
今冬明春能源保供,煤炭是基础,多种能源安全保供也“一个都不能少”。
油气方面,预计供暖季全国天然气总体呈紧平衡态势,局部时段、部分区域供需矛盾突出。有关方面将加紧查缺补漏,督促供需双方严格按照签订合同保障供用气,高峰期组织“南气北上”,加大储气动用,增加北方地区取暖用气的资源供应;对可能出现资源偏紧的部分北方地区,及时调度资源,兜底保障取暖用气需要,保障民生用气需要,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据了解,今年冬季全国电力总装机将达到2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加约2亿千瓦,有效顶峰负荷将再提高6000万千瓦以上,顶峰发电能力可以超过12亿千瓦,全国最大发电能力能够保障最高用电负荷需求。
据预计,供暖季全国天然气总体呈紧平衡态势。截至目前,已落实供暖季保供资源量1744亿立方米,还在组织企业进一步挖掘增产增供潜力。从天然气储备情况看,供暖季全国可形成储气量270亿立方米以上,为冬季调峰保供做好了准备。
9月份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加之是我国传统消费旺季,个别地区柴油资源供应偏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协调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采取措施,增加成品油供应。
中石油通过增加原油进口、提高炼厂负荷、调整产品结构、停止成品油出口以及挖潜降库存等措施,千方百计加大柴油市场投放。中石化炼油企业已满负荷开工,并通过调整生产工艺等手段,全力增加柴油供应量。9、10月柴油供应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加近20%,预计11、12月供应量比1~8月份平均供应量增长近50%。
为了更好地构建能源结构发展,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服务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根据《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将下降到56%以下,新增电能替代电量20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8%左右。业内人士表示,优化峰谷电价机制,既可以引导用户实施电能替代、改变用能习惯和结构,又可以促进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减少煤电发电量,降低电力系统对煤炭的依赖,对现阶段旺盛的煤炭需求和高企的煤炭价格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能源保供与遏制“两高”项目、强化能耗“双控”并不矛盾,目的正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主动作为、担当尽责,这样就一定能够有序有效把能源保供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脚踏实地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