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改委组织开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摘要: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端多元低碳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讨论。
中国发展网综合报道 据发改委网站消息 习近平总书记9月13日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调研时指出,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近日,产业发展司组织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单位,对《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十三五”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结合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十四五”时期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端多元低碳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讨论。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
榆林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先松说,下一步榆林化工将完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找准发展方向,抓好转型升级,通过创新,不断开发新工艺、新产品,实现延链补链强链,让煤化工产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到“十四五”末,榆林化工的年产值将由现在的50亿元发展到200亿元。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煤化工行业共消费煤炭(包括焦炭)9.3亿吨、碳排放量5.5亿吨,其中能源活动及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直接排放占88%,电力间接排放占12%。自带高碳属性,现代煤化工产业还有前途吗?
现代煤化工是黄河流域主要的工业高耗水行业。目前,黄河流域现代煤化工用水总量约为5.3亿立方米/年。未来5-10年,预计增至6.2亿立方米/年。在黄河中上游,煤化工项目集聚的宁夏、内蒙古、陕西等地,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3.85%,人均水资源不足黄河流域人均水量的一半。产业用水量过度,黄河流域水资源无力承载。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加严,多地纷纷采取限制措施,比如减少供煤、供电等手段,导致不少煤化工企业处于半停产、停产状态,整个行业苦不堪言。”长期关注煤化工行业的业内人士陈丹江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期,国家发改委纠偏运动式减碳,部分地区逐步恢复煤化工项目的正常用电、用煤指标,并表示尽快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由此带来一线生机。“尽管如此,绝不代表对煤化工产业的管控要求有所放松。”
如其所言,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的地区,今年将暂停国家规划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外的“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宁夏、陕西等煤化工大省就在其中。“因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严重影响当地能耗双控目标,宁东基地已被确定为一级预警地区,要求第三季度坚决扭转不利局面,新增项目几乎不可能。内蒙古今年的煤炭总量,只允许在2020年基础上新增500万吨标煤。这些增量无疑是杯水车薪,‘计划内’企业用煤尚难保障,更别说满足新项目了。”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举例。
同时,还有“水”的约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与水利部于近期印发《关于“十四五”推进沿黄重点地区工业项目入园及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对现有已备案但尚未开工的拟建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一律重新进行评估,确有必要建设且符合相关行业要求的方可继续推进。“十四五”时期,沿黄重点地区新建“三高”项目一律按《通知》要求执行。
“所谓‘三高’项目,现代煤化工首当其冲。而我国现有100%的煤制油、85%的煤制烯烃、50%的甲醇制烯烃项目均位于黄河流域,加上在建及规划项目,占比更大。在能耗、碳排放之余,《通知》相当于又加了一道水耗‘门槛’,进一步提高准入要求。”上述人士称。
(中国发展网综合:发改委、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