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改委 正文

宏观院:我国省际间人均资本相对量差异反映多地具有较大投资空间和潜力

2021-09-15 17:38 中国发展网

摘要:相对而言,北方多地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普遍较低,尤其是东北三省排名最末。

中国发展网讯 9月14日,国家发改委官网转发了宏观院的最新研究报告《“十四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拓展投资空间的趋势和潜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示,“十四五”将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主动顺应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投资空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报告》表示,在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我国城镇资本存量也在快速累积。对于新增农业转移人口而言,不仅将形成对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公共设施等城镇基础设施的新增需求,而且还将形成对教育、卫生、文体娱等城镇公共服务的新增需求,同时也将产生城镇住房的新增需求,最终一同带动城镇投资的增加。通过比较31个省(区、市)城镇的人均资本相对量(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房地产三大领域)的变动规模、趋势和贡献,可以分析得出未来城镇化拓展投资空间的潜在需求。

总体看,目前人均资本相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不在少数。汇总2019年城镇分类别的人均资本相对量后发现,中西部地区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较为普遍,在未来具有较大的投资潜力。同时,即使是北京、上海等东部地区也面临结构性改善的投资空间,尤其在住房、卫生等方面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看,一是西南5地(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房地产三大领域的人均资本相对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中部3地(安徽、河南、湖南)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大领域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河南、四川、云南3地在各类基础设施上的人均资本相对量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安徽、江西、广西4地在各类公共服务上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多数地区的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城镇基础设施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上,西部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6地,中部的安徽、河南、湖南3地,东北的吉林、黑龙江2地存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空间,“十四五”可侧重于提高人均水平。分子项看,多地的基础设施存在结构性改善的需求缺口。其中,道路设施需求缺口集中在东部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中部的河南,西部的贵州、云南、重庆、西藏,东北的辽宁、黑龙江;铁路设施需求缺口集中在东部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南、湖北;供水设施需求缺口集中在西部的甘肃、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内蒙古、广西,中部的河南、山西、江西、安徽,东部的河北、山东,东北的黑龙江;用电设施需求缺口集中在西部的西藏、四川、重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陕西,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中部的湖南、江西、河南、安徽、湖北。

在城镇公共服务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上,西南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6地,中部的安徽、河南、湖南、山西、江西5地,东部的河北、山东、海南3地存在拓展公共服务投资的潜力,“十四五”重点在于提高人均水平。分子项看,多地的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结构性改善的空间。其中,教育需求缺口集中在中部的江西、河南、湖南,西部的广西、重庆、贵州、云南;文化需求缺口集中在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南、山西、江西,西部的贵州、云南、四川、陕西、新疆、广西、重庆、甘肃,东部的河北、海南、山东,东北的黑龙江;卫生需求缺口集中在东部的天津、广东、福建、海南、河北、北京、浙江、上海,西部的西藏、广西、宁夏,中部的安徽、山西、江西。

在城镇住房的人均资本相对量上,目前只有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等9地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主要集中在南方省份。这不仅得益于上述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而且也与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中小城镇的自建房面积较大等特定因素有关。相对而言,北方多地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普遍较低,尤其是东北三省排名最末。究其原因,这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历史因素,东北地区存在城镇化发育较早、早期福利分房的面积较小的实际情况;二是经济因素,近年来当地经济疲软、人口大规模净流出等不利条件制约了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同时,像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以及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也存在较低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反映出高房价迫使城镇家庭不得不选择小户型、经济型的住房来解决刚性需求,再加上以上城市的外来人口较多,职工宿舍或租赁住房的面积也相对有限,整体拉低了城市的平均水平。因此,在“十四五”时期,那些人均住房面积较小的北方省份以及特大型城市亟待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住房面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