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这事,挺急的!
摘要:老旧小区改造,改造的不止是物理上的小区,还有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这个“小切口”,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转型、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的大改革,为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从这个角度看,老旧小区改造仍然大有可为。
这两天,尽管晴热依旧,不少家住浙江宁波市北仑区北电小区的居民心情却格外舒爽:“19处违建正在被拆除,小区环境变得更好了!”
宁波北电小区违建拆除现场。图片来源:NBTV新闻中心
北电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在这里一度特别突出。2019年,北电小区被列入所在新碶街道老小区改造项目,路面、雨污水管道、综合通讯管道等基础设施均获更新改造,小区生活环境逐渐变得舒适、便捷。
距其30余公里的郎官社区,苗圃路100弄47号的居民们近几天也迎来了心心念念的电梯正式交付使用。郎官社区党委书记阮维芳说,这是区域内的首例加装电梯,对于整个区域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具有借鉴意义。目前苗圃路38弄5号也就加装电梯事宜持续努力中。
时至今日,老旧小区不再是脏乱差、停车难、灰头土脸、死气沉沉的代名词,在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的大潮中,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旧貌换新颜,另一部分则等待着旧貌换新颜。
9月7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两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进一步摸排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短板和安全隐患。对于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存在的配套设施短板,组织相关专业经营单位,联合排查燃气、电力、排水、供热等配套基础设施以及公共空间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针对养老、托育、停车、便民、充电桩等设施,摸排民生设施缺口情况。而据住建部副部长黄艳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对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基本完成改造。
加装电梯?改造管线?
还是来个系统工程吧
老旧小区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建设标准的提高,不断有建设时间靠前的小区成为老旧小区。
现阶段,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老旧小区认定标准为城市、县城(城关镇)建成于2000年以前、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将其进一步细化为“1990年以前建成、尚未完成抗震节能改造的小区,1990年以后建成、住宅楼房性能或节能效果未达到民用建筑节能标准50%的小区,以及经鉴定部分住宅楼房已成为危房且没有责任单位承担改造工作的小区”。
在有规划、大规模的全国老旧小区改造之前,最先脱颖而出的需求是加装电梯。
伴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早年未安装电梯的楼房逐渐成为楼里老人的出行之痛。2015年北京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建议,在基础设施较差的老旧小区里,养老配置要有所体现,尤其是一些低层的老旧小区没有电梯,应加装电梯和为老人特制的扶手。但当时全国范围内,老楼加装电梯都属于个案,整体呈现“需求多、实现少”的境地。
早在2015年,中国经济导报社就开始关注“老楼加装电梯”,发现“需求多、实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管线老化,则是老旧小区的另一个痛点。2015年提出改造老旧小区电梯建议的北京朝阳代表团代表刘峰,2016年继续关注老旧小区问题,并且从“外部”关心到了“内部”。刘峰说:“北京的老旧小区,包括公房、企事业单位的楼房等,都面临管线老化问题。”他建议将管线改造纳入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同步进行。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渐渐地,单兵突进的某几类需求汇成了老旧小区改造的整体诉求。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完善配套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加装电梯。至此,老旧小区改造从分散、零碎的需求,成为了国家推动的系统工程。
如今,老旧小区改造已经成为每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点,在政策、资金、体制机制等方面均有支持、保障。
责任编辑:宋璟